謝哲青:每年一千萬噸的塑膠流入海洋

  【本報訊】海明威曾經說過:「這世界如此美好,值得我們為之奮鬥。」”This world is a nice place, worth fighting for.”,對於深愛這個世界的我來說,美好的環境絕對值得我們努力奮鬥,也誠摯地邀請您一起為了守護海洋、減少海洋塑膠垃圾挺身而出。

Greenpeace

  綠色和平環境大使謝哲青說:在近 20 年的推動與倡議之下,聯合國終於通過《全球海洋公約》,根據公約,到 2030 年應該要有 30% 海洋受到保護,才能讓大海休養生息、恢復繁盛,也因為全球公海實際受保護的比例僅有1%,因此這件事的急迫和重要性更不容忽視。

Greenpeace

  我熱愛旅行,曾從事散裝貨輪船員,而後更因工作,足跡遍及五大洲,曾親眼見證印度洋及大西洋垃圾帶的存在,當下那種「原來漫不經心、不以為意的海漂垃圾,竟然在世人看不見的地方,匯集成如此巨大且駭人的存在」的震撼依然縈繞心中,作為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旅行者,深知一個人無力回天的絕望感,也很清楚清楚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即便集結公眾力量,依然會在推動環保議題的過程中遭遇到的窘境與辛苦。

為了環境而努力,捐款支持綠色和平持續推進

  動物們無法替自己發聲,也沒有選擇,生命受到威脅,棲地慘遭破壞,卻只能默默承受人類行為帶來的污染與惡果,本應孕育豐沛生命的大海,逐漸成為動物的墳場......氣候或自然生態的危機,並不是單靠一個超級英雄就能解決的,但只要您我團結並行動起來,就能帶來根本上的改變。

  雖然前進得很辛苦,但我與綠色和平依然不會輕言放棄!相信您也不會。邀請您長期支持綠色和平,發揮影響力替環境帶來正向改變,請與我一起守護海洋,幫助海洋生物遠離塑膠垃圾危害。

  綠色和平為海洋奮鬥 50 年,有您的捐款支持,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1975 年,乘橡皮艇阻擋俄羅斯捕鯨船捕鯨

  1982 年,國際捕鯨委員會投下禁止票,全球嚴格禁止商業捕鯨

  2006 年,提出涵蓋全球 40% 海洋的海洋保護區並進行政治倡議

  2015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工作小組正式擬訂《全球海洋公約》展開協商

  2019 年,與在地團體促成「遠洋漁業三法」修法執行,解除臺灣漁業黃牌

  2023 年,經過 20 年奮鬥,成功推動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

  2024 年,經過 4 年倡議,臺灣三讀通過《海保法》,敦促政府確立保護區

  環境的破壞是全方位的,塑膠污染、氣候變遷、海洋危機......相互關聯、無法片面且單向的解決,需要您我挺身而出,統整環環相扣的問題,提出解方與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