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9月,"臺北快輪"緩緩駛離平潭金井港區,船上滿載著一批價值約13.5萬元的日用品,將發往臺灣。
當天,通過「跨境電商B2B出口」模式,盛創跨境電子商務(平潭)有限公司順利申報了這批貨物,這是平潭海關放行的首票「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標誌著該監管試點工作在實驗區正式落地。
據瞭解,"跨境電商B2B出口"是指境內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運送至境外企業或海外倉,並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完成交易的貿易形式,企業可以通過"一次登記""一點對接",享受海關"優先查驗""一體通關""自動比對""簡化申報"等優惠措施,實現全程無紙化通關。
就在上個月,海關總署發佈《關於擴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範圍的公告》,明確在福州等地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
借力政策東風,平潭海關第一時間制定試點工作方案,主動協調溝通地方經發部門,研究配套支援措施,深入開展企業摸底和政策宣講,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做好技術對接準備工作。
同時,該關迅速組織內部業務培訓,專人對接企業辦理備案,對跨境電商B2B出口實施優先接單、優先查驗、優先放行等便捷措施,積極推動試點全面鋪開。
據平潭海關駐金井辦現業科科長陳鴻介紹,此次試點工作是在福州海關的統一部署下進行的,旨在試點企業對企業或者對海外倉的專門監管模式,不僅滿足跨境電商企業批量出口需求,同時也將為海關和地方政府部門準確統計真實出口數據和交易數據,精準配套支援措施提供有力支援。
他表示,新政讓跨境電商企業享受更多申報通關、財稅優惠政策和資金獎勵政策,對於支援平潭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抗擊疫情,做大做強海外業務具有重要作用,意味著平潭跨境電商出口產業將迎來從B2C(商業零售)模式向B2B(企業對企業)模式換擋升級的全新契機。
"原先公司通過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無法享受到清單申報、簡化歸類、優先查驗等優惠政策,試點跨境電商B2B出口政策以後,我們申報更便捷,物流成本更低,通關也更順暢,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拓寬海外市場銷路。" 參與試點企業、平潭四隻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鴻翔說。
平潭跨境電商園 (資料圖)來源:平潭時報
近年來,實驗區立足於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圍繞"關、線、倉、配、管、商、獎、業"8個方面,全力補短板、重協調、推合作,不斷探索完善獎補政策,打通關鍵堵點,加速推進現代物流貿易全產業鏈發展。
疫情期間,平潭跨境電商業務實現逆風上揚。數據顯示,今年1-7月,跨境電商保稅進口入區貨值5.45億余元,同比增47%;出區446萬余票,同比下降13.4%;出區貨值4.85億余元,同比增長2%;直購出口出區47萬票,貨值約4.24億余元。 對台海運快件部分總計進出口214.49萬件,同比增長5.7%;貨值約8.19億元,同比增長49%;重量約10283噸,同比增長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