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凝聚宗族之情~發揚宗族光榮傳統

  宗族文化功能是一種以傳承鄉間傳統禮俗為特徵,以形式多樣的宗族活動為載體,喚起廣大族眾歷史感、道德感和歸屬感的功能。宗族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包括祖先崇拜、宗族感情、宗族觀念、祖訓族規、尋根問祖、宗族聯誼等。“故能以一聽政者,樂君臣,和遠近,說黔首,合宗親。”——《呂氏春秋·大樂》

  一個優秀的姓氏家族文化體系,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家族組織和家族精英來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去推行,如果沒有就會缺乏“風力”難以達到“風化”的作用。這個家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基因就可能引發文化抵觸和文化危機,難以發揚和光大。

  宗族文化是一個姓氏,一個家族的靈魂和脊梁。文化是“軟實力”,但力量很硬很銳,具有不動聲色的滲透力、感化力、雕琢力和無堅不摧的穿透力,經濟發展,可讓一個家族“富”起來,而文化發展,才能讓一個姓氏,一個家族真正的“強大”起來。

  宗族文化是一種抽象和具象相融相契的集合體。其次,文化的本質是一種價值理念或價值觀體系。其三,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塑造一個民族的集體人格和人文素質。

  “宗親聯誼會”在服務社會發展的同時,還要嚴格做好“三件事”。一就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做“黨委政府想做”的事。與地方黨政發展經濟的決策保持高度一致。二就是,適應家族內部的聯絡溝通做去宗親“需要幫助的事”。三就是,服務社會,服務民眾去做“公益需求的慈善之事”。

  同時還要用高度的“緊迫感、責任、榮譽感”,當好家族中的六員,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員;家族事務管理員;族群遵紀守法督導員;家規家訓、家族淵源講解員;家族企業經濟形勢預報員,家族家庭矛盾調解員”。以勤動腦,善思考;勤動嘴,多協調;勤動手,願待勞的奉獻精神。

  家譜國際認為:當今社會,應藉助互聯網來發展,使傳統宗親事業走出新的發展思路和方向,也能引起更多人對宗親文化的關注,推進文化傳承和發展。

  家國天下,“忠、孝、仁、義、禮、智、信”為五常,這是立身之本。其“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支持著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的“大廈”,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動。

  在勵精圖治,振興中華,國興善政,民樂舒心的盛世之時,各姓氏,各家族都本著愛國愛族,用各姓氏的獨特家族文化,促進宗親聯繫,增加宗親感情,應運圖發展,振家聲的文化特色,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個姓氏或家族的盛衰歷史,流淌著割捨不斷的血緣關係,積澱著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其宗族文化所形成的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尊師愛生、愛家愛鄉、尋根拜祖、葉落歸根、追遠報助合作、人與人和諧相處,對構建社會主義,凝聚血親,弘揚家文化,構建和諧世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