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觀日出~元旦日出時間 為6時45分

      【本報訊】越來越多國人遊客熱衷於跨年及欣賞日沒日出,中央氣象局已公布國內各主要景點的110至111年跨年日沒日出相關資料,馬祖也列入資料之中,地區110年最後一天日沒時間為下午5時19分,111年元旦日出時間則為上午6時45分(東湧燈塔),歡迎地區準備跨年迎接日出的鄉親或遊客多加參考。

     根據中央氣象局公布民國110年年終(西元2021年12月31日)西部景點日沒時刻,馬祖地區受大陸地形影響,日沒時刻17:19、民用暮光終17:44、航海暮光終18:13、天文暮光終18:41。至於111年元旦(西元2022年1月1日)東部景點日出時刻,馬祖地區天文曙光始05:23、航海曙光始05:52、民用曙光始06:20、日出時刻06:45。

     日出日沒時刻是指在大氣條件為平均的狀況下,觀測者所見太陽圓盤面的上緣與地平線相交接之時刻。實際上日出日沒時,由於大氣環境造成不同的折射率,以及觀測者所在位置因地勢較高等因素影響,所見日出日沒時刻常會提早或延後。民眾若想拍攝地平日出日沒的場景,請提早10分鐘做準備。

     曙暮光亦稱始曉終昏,在日出之前或日沒之後,太陽在地平線之下的部分時間,地球的高層大氣依然為太陽光所照射,高層大氣將部份的陽光反射至地面,使得地面的觀察者所見的天空或周遭環境並未完全黑暗,此稱為曙暮光。在定義上分為民用、航海及天文3種,分別代表太陽面中心位於地平線以下6度、12度及18度時,分述如下:

     民用曙暮光:指日出前或日沒後,至太陽中心位於地平線以下6度之時段。日出前開始時稱為民用曙光始,日沒後結束時稱為民用暮光終。在民用曙暮光期間,曙暮光的光線有足夠的照度,在良好的天氣條件下,地面的物體可以明確區分;地平線可清晰地界定,明亮的恆星在沒有月光影響的良好大氣條件下是可見的。在民用曙光始之前及民用暮光終之後進行普通的戶外活動,通常需要人工照明。

     航海曙暮光:指日出前或日沒後太陽中心位於地平線以下6至12度之時段。日出前開始時稱為航海曙光始,日沒後結束時稱為航海暮光終。航海曙暮光期間的環境照度,在無光害的良好大氣條件下,地面物體的輪廓大致可以區分,但昏暗的程度無法從事詳細的戶外作業。地平線依然可見,在沒有月亮的夜晚,容許海上作業的水手採取可靠的星體來導航。

     天文曙暮光:指日出前或日沒後太陽中心位於地平線以下12~18度之時段。日出前開始時稱為天文曙光始,日沒後結束時稱為天文暮光終。在天文曙光始之前及天文暮光終之後的黑夜時段,來自太陽的散射光比星光和其他天然光源還要微弱。在天文曙暮光期間,天空微亮,但照度很微弱,幾乎感覺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