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防治秋行軍蟲,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日前辦理防治講習會,邀請屏東科技大學陳文華教授抵金分享,計有45位產銷班、農友和鄉親參加。陳文華表示,秋行軍蟲防治首重及早防治。經現場巡視經噴藥防治之高粱田,秋行軍蟲發生率已低於百分之一,防治效果良好。但仍要籲請農友要加強巡查頻率,如有發現切勿擅自噴藥或隱匿,必須依中央規定進行防治作為。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於5月12日,進行例行秋行軍蟲巡查作業時,在中蘭區域部份高粱田發現有蟲體入侵現象,經採樣確定為今年度首起秋行軍蟲,而受感染植株之蟲體大約為2-3日齡期幼蟲,經現勘該區域種植申報面積為53頃,已啟動噴藥防治。不過,為維護地區高粱產業安全,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仍相當謹慎因應,並且呼籲農友加強種植管理與防治作業,同時也辦理防治講習,邀專家抵金面授機宜。
秋行軍蟲綜合防治講習會,假防疫所會議室辦理,講師陳文華博士(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除了向與會45位產銷班、農友及鄉親說明秋形軍蟲之防治作為外,也至田間巡視勘察,陳文華呼籲,秋行軍蟲防治首重及早防治,提醒農友務必要加強田間巡查頻率。
陳文華於會中指出,秋行軍蟲於二齡幼蟲前防治效果最佳(藥水量需充足,每公頃約750公升藥水),故及早發現及早防治相當重要,籲請農友要特別加強田間巡查頻率,若有發現要即時通報及啟動防治,切勿擅自噴藥或隱匿,並須依照中央頒訂之秋行軍蟲緊急防治作業手冊配合防治作為,依照用藥指示正確防治。而經至高粱田實勘,陳文華教授也指出,經實地巡查高粱種植之區域秋行軍蟲發生之情況,發現經防治後之秋行軍蟲其發生率已低於百分之一,防治效果良好。但仍要提醒農友加強巡查工作,如有發現及早防治,以有效防治,減少農作損害。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也指出,配合中央防治政策,所內已整備足量防治藥物,呼籲農友加強田間巡查等種植管理與防治作業,以期能及早發現及早防治,有效提昇防治效果,方能盡量降低農民損失。農友如發現可疑蟲體或若有任何疑問,可電話洽詢082-336625、336626分機20,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