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化局閱讀講座許水富分享創作樂趣

       【本報訊】金門縣文化局舉辦閱讀講座,日前請來曾榮獲冰心文學獎的許水富,以其寫詩的經歷和歷程和與會民眾分享,和大家分享寫詩的創作樂趣。

        許水富認為自己現在除了詩、畫、書法之外一無所有,他用遊戲的心態樂在其中,沒想過以此成名。許水富自言自己從國中時就開始寫詩,只是當時沒有發表,真正發表約在二十八年前,至今已有十五本詩集;至於書法,更是早在國小三年級時即開始接觸,他的書體不類歷史上任何名家,自成一格,墨色濃淡、筆勢折曲都和主題契合,傳達他的感悟。

       閱讀是許水富自幼養成的習慣,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養分。國中時,老師向班上同學提起李宗吾的《厚黑學》,自此打開他閱讀「禁書」之路。在台讀書期間,他找尋禁書閱讀,錢鍾書、沈從文、冰心……的作品,皆是他涉獵的對象。在牯嶺街買下《厚黑學》之後,身上剩餘的錢不夠搭車到住處,便一路走回去,直到凌晨一點;某次,賣著禁書的小販遠遠看見警察,拋下選好書正待交易的他就絕塵遠去,還沒付錢這事迄今他仍一直掛念。
       許水富表示其詩創作的時空背景有三,一是童年、烽火、貧窮的環境,給予他很大的啟發,「那是一種親情的臍帶,到哪都忘不了」;二是滯台期間所見所聞,戒嚴、解嚴、社會運動……,他將眼見的社會現象寫入他的詩作,豐富了詩的題材;三是他接近晚年的心境,將人生的起伏、想法化為作品。
       許水富指出寫詩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如此才能越過時空寫出作品,他舉林煥彰的童詩為例,說明透過觀察和想像,使其作品讓人喜愛。藝術常在孤獨中創作,「唯有在寂寞孤獨中,才能創作偉大的作品」,許水富表示創作時自己喜歡待在較陰暗的地方,喜歡少人處,不喜歡一直在固定的地方,常流竄在不同的咖啡館裡寫作,「我是不安於室的人」,許水富這樣形容自己;在家繪畫時,常因家人打擾而中輟了創作,對家人因此頗有微詞。藝術創作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在同中求異,在平凡中看出特殊之處,與眾不同才能成為創作者,「想法越奇怪,越是一個藝術家」。
       許水富認為創作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遺傳,很多在藝術上表現不凡的人都是與生俱來;二是努力,做任何事都得下功夫;三是環境,莫言在歷經艱困的生命經歷後,才能寫就獨特的作品,許水富認為人得在窮困的環境下才能激發創作的能量。小說可以謅,散文很個人,詩最難寫,是精練的東西。許水富舉屈原寫出《離騷》為例,表示藝術最好在不同的環境下創作出來,人生的經驗可多嘗試,遇上人生的逆境又有何不可?
    「唯有藝術文學才能救贖靈魂」,許水富曾指導中科院的人油畫,院裡的學生向他表示在栽入科學研究之前,個人很喜歡音樂美術,平日工作案牘勞形,唯有在重拾喜愛的物事時才能回到心靈深處。「歷史上的人物會被遺忘,而文學不會」,許水富鼓勵人們堅持創作之路,他引述芥川龍之介的話「人生不如一行波特萊爾」,每當完成一首詩或一幅畫作,他心中充滿踏實的感覺,自覺贏了這個世界。許水富引述詩人Robert Frost的話,勉勵創作者走出不同的路,不要讓制式的方法扼殺了想像力。他期待在藝文活動上能有更多的愛好者加入,讓金門文學和藝術的推動更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