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智慧科技~獲2022城市創新應用獎

  【本報訊】「2022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3月22日到25日為期 4天在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開展。雲林縣長張麗善(23)日獲邀出席由臺北市政府主辦「2022智慧城市女性領袖峰會」,和北市府黃珊珊副市長、台東縣饒慶鈴縣長,連同美國、貝里斯、聖露西亞的國外市長們齊聚一堂,討論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時代下的女性領袖們,如何在發展現代智慧城市同時也帶動促進女性力量,賦予新時代女性發展機會。

未提供說明。

  另,雲林縣政府在2022年以「打造中南部六級產業AI科技示範場域-雲林數位轉型創生服務」,榮獲2022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張縣長(23)日特北上親臨南港展覽館的2022智慧城市展-雲林智慧農業成果展區。

  縣長張麗善表示,非常榮幸受到台北市的邀請參展2022智慧城市展,這是自2014年第一屆的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項舉辦以來,雲林縣府第一次以「打造中南部六級產業AI科技示範場域-雲林數位轉型創生服務」為主題參展,也是首次獲獎,肯定行政團隊努力,將智慧科技運用於農漁業上,設計一至六級產業發展架構,有效提升一級產業生產力,希望由此次「智慧農業」得獎案例,讓全國的農漁村看見雲林農業發展的活力與多樣性,「傳統農業」是如何運用「智慧科技」進行數位轉型產業升級,達到「智慧農業」,不僅提升農業收益、農產品質,也解決農業缺工,創造農業的永續經營,更是雲林農業翻轉的一大契機。

  張麗善強調,雲林縣面臨人口老化、就業機會減少、基礎設施不足等偏鄉問題持續性產生,如何從地方創生開始,因應不同地區,提出不同的因應對策,作為激勵地方經濟圈再生、創造振興發展地方經濟的可能。縣府一再思考,透過運用「智慧科技」落實在農業上,以解決雲林在農業上所遭遇的人力老化、土地不利耕種等問題,讓問題得以解決,除了運用「智慧科技」解決問題,還希望農業可以「永續發展」,創造農業數位轉型的地方經濟的創生典範,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成功案例和可行方案,達成「為年輕人找頭路、為老年人找依靠、為企業找機會、為弱勢找尊嚴、為雲林找出路」的「五大目標」。

  計畫處長李明岳說明,此次得獎的專案執行係透過雲林縣政府成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結合產官學研資源(如:資策會轉型顧問服務、雲科大地方改造創生設計、虎科大智慧農業大學、逢甲大學的地理資訊系統研究資訊中心...等),發掘地方 DNA 結合傳統農業進行數位化輔導升級,透過此服務設計六級產業發展架構,有效提升一級產業生產力、彌平產量不穩缺口,並為勞動力缺乏找尋解決方法。

  李明岳指出,此次獲獎同時,縣府也獲邀參展,挑選出六件代表案例,展現雲林縣在「智慧農業」豐碩成果:

一、TGC,此次得獎古坑案例「智慧農業產銷平台試煉場域-古坑鄉」:透過田間監控系統、倉儲管理系統、烘焙曲線紀錄等系統,透過自動化流程,整合生產、加工到休閒服務,除產出高品質咖啡豆和提升生產效率,也提供到訪的遊客享受品嘗的同時並了解科技如何影響風味體驗知識之旅。

二、口湖台灣鯛,此次得獎口湖案例「智能魚池試煉場域-口湖鄉」:以感測設備監控養殖魚池,自動投餌等智慧系統降低人力支出,智能魚池的產量是傳統魚池40倍之多,產量提升帶動台灣鯛的出口效益,結合太陽能板創造再生能源,透過綠能管理系統打造再生循環,可謂是環境永續的綠能、社會進步的智慧科技、經濟成長的產業三贏的示範性標竿。

三、微醺農場,溫室設施之智慧化養液及環控管理系統,導入物聯網技術,利用溫室內的各式環境感測器即時監控,反饋給控制系統驅使自動化的控制系統調控光度、溫度、風扇等。同時也利用感測器,調配不同配比的水分和養分進行不同的階段性目標供給,讓作物栽培更準確,也節省人力。(黃衍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