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都會區原住民族老人大溪日間關懷站揭牌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4日下午前往大溪區僑美教會,出席「都會區原住民族老人日間關懷站-大溪站」揭牌典禮,鄭市長表示,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數已突破7萬人,55歲以上原民長輩有8,482人,占本市原住民族人口數12%,市府上任後陸續完善原住民族長輩照顧,已成立八德、中壢、龜山等3區都會區原住民族老人日間關懷站,今天設立大溪站,今(106)年也規劃成立平鎮區據點,透過老人日間關懷站減輕原住民族家庭負擔,讓長輩獲得完善照護。

都會區原住民族老人大溪日間關懷站揭牌 鄭市長:減輕原住民族家庭負擔,讓原民長輩獲得完善照護 鄭市長說,日間關懷站約可服務40至60位長輩,大溪站是桃園第4座都會區原住民族老人日間關懷站,設於僑美教會,將於每周二、四、六等3天,提供長者電話問安、關懷訪視及共餐等關懷服務,也會舉行文康活動,讓長輩在此聚會、聊天、歌唱、共餐,與朋友相聚一堂,讓原民長輩可在日間關懷站同樂。

都會區原住民族老人大溪日間關懷站揭牌 鄭市長:減輕原住民族家庭負擔,讓原民長輩獲得完善照護 鄭市長指出,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數已突破7萬人,僅次於花蓮與台東,今(106)年原住民族行政局預算約7億元,為全國原民局最多,積極設置原住民族集會所,在區公所設置原住民族服務員,在原民鄉親達3,000人以上的行政區,也設有原住民族調解委員,展現市府對原住民族的用心。此外,市府編列3,800萬元整修原住民族文化會館演藝廳,提升表演場所及設施;興建10處社會住宅,並提供一定比例讓原住民族年輕家庭以優惠租金入住,減輕負擔。

 鄭市長也說,為有利崁津部落族人運用土地,市府提出興辦事業計畫,將崁津部落劃出行水區;針對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提出「大嵙崁溪水與綠休閒園區計畫」,整治大漢溪為優質親水空間,並協調移置崁津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旁的高壓電塔,提升族人生活品質。

都會區原住民族老人大溪日間關懷站揭牌 鄭市長:減輕原住民族家庭負擔,讓原民長輩獲得完善照護 鄭市長表示,桃園的原住民族大學生約2,800位,在學業及體育方面表現優異,市府積極向教育部爭取於羅浮地區設置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高中,平地分校則會評估以教育部要求混合制方式辦理;也在大溪高中增設原住民族專班,讓原住民族優秀學生有更多選擇。鄭市長強調,市府會打造桃園成為六都原住民族照顧、福利、文化及教育等政策的典範,讓原住民族鄉親在桃園「好工作、好生活、好居住」。

 包括市議員林志強、吳春芳、市府原民局副局長陳正雄、桃園市副總族群領袖森國斌、僑美教會牧師張斯博均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