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亮麗~鄭市長頒發農業發展貢獻獎

桃園市農漁會榮獲農金獎,鄭市長表揚肯定貢獻

  【本報訊】 桃園市長鄭文燦4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表揚觀音區農會、大園區農會及桃園區漁會榮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13屆農金獎」,鄭市長表示,行政院農委會藉由農金獎選拔,鼓勵農漁會信用部持續穩健經營、提升競爭力,今(108)年桃園市表現亮眼,觀音區農會榮獲重設信用部經營績效優等獎、大園區農會獲得資產品質改善優等獎、桃園區漁會入圍資產品質改善獎,市府將補助大園區農會及觀音區農會各50萬元獎勵金,以及桃園區漁會10萬元。此外,市府積極辦理13區農漁會資訊系統設備更新、提升農會金融換摺率、並持續進行農漁會信用部輔導工作,讓桃園市各級農漁會財務穩健經營,產業永續發展。

  鄭市長表示,行政院農委會推動農金獎,目的希望基層農漁會能有效確保信用部的資產品質,包括業務行銷、風險管理、金融安全等。觀音區農會過去歷經掏空弊案、信用部合併,現已重新出發並獲准重新設立信用部,市府秉持「讓小雞養成大雞,以後才能生蛋」信念,全力支持觀音區農會推動「觀音農會再生計畫」,並提供廳舍整建、行銷輔導等預算挹注,土地徵收款亦委由觀音區農會代辦。觀音區農會近年表現也十分出色,信用部存款總額約25億元,並積極朝向50億元目標邁進。 

  鄭市長也說,大園區農會榮獲資產品質改善優等獎,主因仍須歸功於桃園航空城計畫獲得進展,支撐大園地區土地價格,另外大園區農會信用部存款總額最多、獲利最高,值得嘉許肯定。

  鄭市長指出,桃園區漁會近期承辦「108年全國漁民節慶祝系列活動」,並圓滿落幕,也積極進行竹圍漁港改造工作,在信用部業務推動上,今年更入圍資產品質改善獎。市府將投入相關經費,陸續推動竹圍漁港周邊地區開發、桃園國道一號甲線竹圍交流道規劃、以及遊艇碼頭第二期工程動工等,努力朝向觀光漁市、觀光漁業的方向發展。

  鄭市長提及,截至今年9月底止,桃園市農漁會信用部存款總額約1,008億5,488萬元、放款總額約633億6,505萬元、當期盈餘總額約4億923萬元,存放比率約57%,每個農漁會都是在穩健經營當中尋求最大獲利,在各農會努力及農業金融金庫指導下,相信各農會金融業務都能穩定成長。另外,市府在108年編列2,500萬元經費,補助13區農漁會更新資訊系統設備,目前已完成資訊系統全面轉換,市府也請各信用部積極結清靜止戶,也將透過獎勵換摺率達80%的農會,提供農漁民朋友更完整便利的金融服務。

  農業局長郭承泉表示,市府自去(107)年11月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保險費用由市府負擔50%,本市農民僅需負擔30%,即可同時享有傷害給付、身心障礙給付、喪葬津貼、醫療給付等4項保障,希望藉此提高農民投保意願,讓本市農民朋友的生活更有保障。

頒發農業發展貢獻獎,展現桃園市農業亮麗成果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4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頒發「桃園市政府農業發展貢獻獎」予獲獎單位,鄭市長表示,桃園的農業小而強,並朝向品牌化、高級化的方向發展,本次農業發展貢獻獎共有11名個人及團體得獎,市府感謝各位得獎者在推動農業發展的用心,並展現桃園農業發展的成果。市府會持續支持桃園農業發展,也將持續鼓勵農民加入農保及職災保險,讓農民工作更有保障。 

  鄭市長逐一說明11名農業發展貢獻獎得主及事蹟,林誠忠先生推廣友善種茶,開啟原民農業經營典範;林錦堂先生現任觀音區蓮花園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積極推動休閒農業區事務,成功塑造休區新風貌;彭冠霖先生推廣傳統養豬產業轉型及優化生產環境,足為其他養豬戶的學習標竿;宋木森先生推動有機耕作,其產品也供應中小學營養午餐使用,是學校與農場相互連結的典範;來自新屋的蘇順基先生創立芋香米品牌,為農產品加值、創新,並支持青年返鄉,貢獻良多;周文裕先生的桔揚茶廠是全台唯一通過國際雨林認證的茶廠,也是桃園觀光工廠的優良代表,所生產的茶產品不僅提供知名咖啡館使用,也將桃園好茶推廣於國際,是台灣綠金產業的好夥伴。

  鄭市長也說,李傳添先生是八德蔬菜產銷班第三班班長,推動蔬菜低溫冷藏技術,也積極輔導青農回鄉創業;前大溪區農會總幹事張財旺先生在農會服務近42年,推動大溪農業發展及照顧農民皆備受肯定;現任龜山區農會總幹事的劉朝全先生除致力於油茶樹的栽培,也積極協助農民拓展在地茶業的產銷。此外,有兩個獲獎團體,首先,桃園市養豬協會積極推動防疫宣導,持續輔導養豬戶取得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CAS);有限責任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則致力推動農產品品牌化,並善用各式農機推廣智慧農業,減少農業缺工問題。

  鄭市長指出,為鼓勵市民加入農業並減輕農民負擔,市府於去(107)年11月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本市農民只要負擔保險費用的30%,即可享有提供傷害給付、身心障礙給付、喪葬津貼、醫療給付等4項保障,農業局與各區農會將加強宣導,鼓勵農民納保,讓農民工作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