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3日前往中壢車站臨時後站暨A23站現勘,他說,交通部鐵道局以及施工單位正在施作中壢臨時車站,未來將保留中壢前站並闢建行人天橋協助連結前後站,中壢臨時車站工程預計明(109)年9月完工,考量未來將使用6年至7年,將提供優質服務空間,包括無障礙設施等。
鄭市長說,中壢臨時站完工後,將進行中壢站體開挖,並同步遷移鐵軌,其中元化路地下道去(107)年順利封閉,未來將拆除,納入機捷A23站站區空間,並與中壢新站形成三鐵共構站體,長度達110公尺,提供3層樓的空間,同時收納機場捷運延伸線、捷運綠線延伸線以及鐵路地下化,未來將是中壢地區的關鍵交通樞紐,同時帶動站區周邊的商業發展。
市府目標2年內完成中壢新站站體結構開挖,進行後續工程施作,機捷A23站先導工程已於去年9月開工,目前完成中興地下道拓寬工程,鐵路地下化工程已完成工程設計初稿,綜合規劃正報交通部審查中,若今年順利通過行政院審查,將於綜規核定後工期7年,完成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目前市府也正與交通部鐵道局研商,希望內壢以南之臨時軌道工程,能提早至今年6月或7月就進場施工。
鄭市長接著說明,機場捷運進入中壢段工程目前進度超前,A22站以及A23站土建工程進度超過50%,機電工程也於近日重新上網招標,希望盡快完成工程發包,未來機場線與綠線將互相接軌,從八德串聯至中壢,桃園捷運系統第一階段之骨幹網路也算全部定案,市府也將全力推動捷運沿線地區之都市計畫發展。
中壢新站將串接鐵路、機捷延伸線以及捷運綠線延伸線,工程浩大且關鍵,工程進行期間難免影響市民原本的用路習慣,十分感謝市民的配合;另外,市府一路克服種種阻礙與難關,讓原本只是空中樓閣的構想,化為實際按照進度表、逐步推動,這些成就都歸功於市府團隊以及每位工程人員的付出與努力,懇請市民們多多給予鼓勵與肯定,也希望透過今日的勘查與工程說明,讓各界一同見證中壢新站建設的里程碑。
交通部鐵道局長胡湘麟、市府捷運局長陳文德、交通局副局長楊鐘時、新聞處長詹賀舜、中壢區長吳宏國均一同出席現勘。
為了盡量縮短鐵路地下化工期,避免未來機捷延伸線A23站拆除改建經費的浪費,桃園鐵路地下化先導工程在107年9月15日與機場捷運延伸線A23站工程同步啟動,截至目前為止,橫渡線降挖3.2公尺工程已完成;A23站降挖工程施工中;中壢後火車站移設工程今(108)年四月啟動後,預計在109年9月完工啟用,各項工作都在時間表上進行。
一、 中壢後火車站遷移:為了施做機場捷運與鐵路地下化共構範圍工程,必須先將中壢後火車站遷移,交通部鐵道局於108年四月開始施作中壢車站臨時後站新建工程,臨時後站將位於新興路原公車候車亭的位置,距離原後站約60公尺,此工程預計於109年9月完工。
二、 機捷A23車站降挖:為了配合鐵路地下化工程,機場捷運A23站須降挖5.7公尺,交通部鐵道局於107年9月15日啟動該項工程,目前正在施作東側連續壁,健行路工區採半半施工方式,保留部分車道,提供車輛通行,維持健行路交通順暢。
捷運工程局長陳文德表示:中壢後火車站的遷移工程同步也會改善後站長期缺乏無障礙設施的問題,未來臨時後站將規劃設置無障礙電梯,行動不便者以及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可藉由無障礙電梯進站搭車,改善中壢車站乘車動線問題。而連接中壢車站前後站以及月台的臨時後站跨站天橋,預計於109年9月完工,提供便民服務。
鐵路地下化之後,中壢車站將會是地下三層結構,成為捷運與鐵路的共構車站,現在的前後車站會打通,興建共構開發大樓及公車轉運站,促進商業開發,帶動南桃園都心發展,而沿線的路廊平均將有25米到40米,成為桃園新的台1線,也是綠園道。
陳文德局長說明:鐵路地下化的綜合規劃預計於今(108)年獲行政院核定,綜合規劃報告核定開工後,7年工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