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壢區自強多目標立體停車場」5月29日啟用,由副市長李憲明主持。停車場是於106年3月開工,費時近2年,工程造價約新臺幣4.6億元,設置派出所、圖書館、交通事件裁決處、里民活動中心及立體停車場,為內壢地區首座結合集會、圖書、治安、洽公及停車的多目標停車場。
停車場1樓設置325席機車停車格,同時也設置了200坪的里民活動中心,提供自治、自強里民及鄰近民眾室內集會使用;B1及2至6樓為立體停車場,共提供汽車格314席位。交通局劉慶豐局長表示自強立體停車場係兼具「智慧、科技、便捷、安全、環保、文創」等六大特色的停車場,以車位在席、智慧尋車、電子票證多卡通與APP電子支付多元繳費方式、各層均停車資訊導引等系統,導入3D車牌辨識並結合e-tag雙重辨識輔助入出場,推動「智慧、科技、便捷」服務,並設全區監視系統、LED燈具照明、婦女及身心障礙專用車格、緊急求救系統及電動汽機車免費充電系統,並貼心提供重機騎士專屬重機停放專區,更以當地特色景點老街溪、紅樓為主題粉飾牆面設計3D立體壁畫,提供民眾互動式打卡新景點,打造本停車場為新穎的停車環境,提供市民更多元化的停車空間。
副市長李憲明說明,自強公園內原有之「中壢區自強、自治聯合里集會所」,1樓供自強、自治里約8,000居民聯合使用,2位里長積極推動民眾參與,集會所空間已漸趨不敷使用;另為就近服務大內壢地區市民,2樓建物空間原作為中壢區戶政事務所自強工作站及中壢地政事務所之定點服務窗口。為提供市民更舒適、便利之辦理集會、藝文休閒及研習活動之場地,市府於規劃期間決定增建面積達200坪之自治、自強市民活動中心,供里民及鄰近民眾室內集會、活動、聯誼使用,滿足市民生活與休閒之需求。
副市長李憲明強調,市府近年積極改善路外停車場環境,已獲得中央前瞻計畫經費補助13案,並指示市府團隊繼續打造更符合「智慧」、「科技」人性化的優質停車場環境,提供「便捷」、「安全」的專業貼心設施,以「環保」、「文創」的減碳樂活新理念,創造多元服務與多項優惠,使市民在全市之公有停車場享有更安全、現代化的停車品質,讓民眾的愛車進場時,都有賓至如歸的舒適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