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國小戶外教育深化學習

戶外教育 深化學習 
   【本報訊】桃園市光明國小21日在校長李明宗帶領下進行教育部國民中小學發展戶外教育優質課程方案第三條子課程戶外教育路線「龜崙嶺古道」參訪,此課程設計讓光小學生實地走訪先民開發北台灣的「龜崙嶺古道」的路線,由新莊地藏庵開始,途中參訪新莊廟街中的慈祐宮、武聖廟與新莊往桃園中的壽山巖觀音寺,最後沿著舊時龜崙嶺古道路線(今台一甲線與台一線)回學校。 
  
   課程設計是要讓學生了解先民開發北台灣因落葉歸根與遺體暫停義庄的歷史而有新莊地藏庵;讓學生了解先民開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為求心靈平靜而在港口附近蓋了慈祐宮;而廟街香火鼎盛與建築物精美也代表當時商業行為的鼎盛;讓學生實地走訪「龜崙嶺古道」的路線讓學生在炎熱與勞累中讓學生深刻體會先民開發北台灣的辛勞更是百倍學生現在的疲憊感,最後透過地方耆老與文史專家讓學生了解北台灣(南崁與新莊)的開發因交通與經濟而起,也因交通與經濟而轉移,加深學生對家鄉開發演變的了解與比較異同。 
  
   光明國小106學年的國民中小學發展戶外教育優質課程方案規劃了三個子課程分別為「南崁開發首部曲-坑口文化之旅」、「番社嶺古道」與「龜崙嶺古道」,「南崁開發首部曲-坑口文化之旅」讓學生了解南崁開發的歷史;「番社嶺古道」讓學生了解舊時南崁四社交流其中一條路線,讓學生了解村落間互通有無的辛勞與必要性;「龜崙嶺古道」讓學生了解舊時桃園與新莊交流的路線,一系列的課程讓學生了解課本上所說「經濟」「交通」與「政治」因素如何影響家鄉開發演變,古道體驗重在孩子去設想過去情況及現在發展情形,尤其當你站在慈佑宮門前,望向水門,過去的渡船口,及如今景象,是很震撼的體驗。 
  
   蘆竹區光明國小學生生在南崁、長在南崁、學在南崁,不可不知南崁事,藉由認識南崁歷史開發的過程,實地走訪先民開墾路線,符合戶外教育走出教室,輔助學習的教育理念,亦達到以光明國小學生為主體之教學設計,具深化社會課程學習內容、連結學生及南崁環境之友善關係、促進認識南崁家鄉有意義學習之創新教學,期能配合社會領域課程,學生可以更親近並認識家鄉南崁先民蓽路藍縷的開發過程;更增進學生對蘆竹地區地理與人文環境的了解。 
  
   戶外教育優質課程方案活動設計,初衷在學習走出教室,戶外教育輔助課堂學習,先讓中年級學生在社會課我的家鄉建立家鄉觀念,透過親職教育日實施校本課程,了解自己的生活社區南崁溪一日生活圈,建立愛鄉情懷,在進行本南崁開發首部曲戶外教育活動,實地走察南崁地區先民開墾路線---「坑口文化之旅」,接著規劃「番社嶺古道」「龜崙嶺古道」兩條古道開發路線,讓學生自我探索各城市古道開發與城市發展的異同,由近到遠十分具有教育意義。 
  
   該校教育團隊本著「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的教育理念,期能培養自發、互動、共好的光明學子,打造學生金色童年。 
  

 相關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ms.tyc.edu.tw/106outdoor-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