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公布昨(24)日全國新增本土案例1例、境外移入案例7例。柯文哲指出,昨天臺北市無新增本土案例。23日全市公費PCR篩檢1206人次、亦無篩出陽性者。整個北市執行居家隔離的市民也降到150人的低點。
除了前述數字之外,如以每周累計案例數來看,自今年第34週至第38週(本週),北市每週新增確診累計數已連續5週少於5例。柯文哲說,公共衛生上更重要的是,新增感染案例的是否為不明感染源。目前北市已近2週未出現不明感染源的新增個案。
柯文哲說,由於連續近兩週沒有不明感染源的個案,幾乎可說離降為「一級警戒」不遠了,但最終仍需由中央正式發布為準。不過他也提醒,即使警戒降級,但如疫苗覆蓋率不足,疫情仍有隨時反撲的隱憂,最終解法還是要盡快提升全國疫苗覆蓋率。
談到疫苗,北市府也正式公布市府預計編列28億元,預計採購第三劑疫苗等相關細節。蔡炳坤副市長說,北市將成立採購工作小組,持續了解全球疫苗市場供應狀況、並與合格藥商討論採購的前置準備、也會與中央相關單位研商北市府的疫苗採購流程與到貨後的接種規劃。
蔡炳坤副市長也向市民一一報告北市近期各種疫苗的接種規劃,詳細疫苗廠牌及時程請見圖卡(下)。
有關中央第八期開放的AZ疫苗,蔡炳坤說,北市將陸續針對設籍於北市及非設籍北市長者提供施打。至於莫德納疫苗,蔡炳坤也公布「北市長者之莫德納第二劑施打規劃」,對象資格、預約及預定接種時間等資訊見本新聞稿圖卡,屆時請市民利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進行預約。
因應秋冬季節,北市府自10/1起,也將針對全市國小、國高中等各級學校,執行流感疫苗的校園接種。
黃珊珊副市長也於會中說明「北市府自營場館場地使用費減徵」的最新規定。她表示疫情嚴峻期間,北市有許多場地、場館都暫時關閉,導致會展業、藝文業因無法租到產覽或演出場地而受創嚴重。因此在目前北市疫情回穩的狀況下,自110年10月8日起至12月底,北市府自營場館的場地使用費將減徵50%,詳細資訊可至北市府財政局建置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及振興措施主題專區」查詢。黃珊珊說,希望藉由減徵使用費,能夠讓民間產業能加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