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展開行動對抗社區新冠肺炎

  【本報訊】新冠肺炎(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病)在全球大流行,截至目前已突破300萬個確診病例,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呼籲,對抗疫情是與病毒競速賽跑,唯有防止社區感染和建立心理支持才能贏得最終勝利。無國界醫生正在致力維持全球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工作,並在多國支援衛生部門和脆弱群體。支援項目包括:提供感染控制的諮詢和建議、保護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及照顧面臨高感染風險的弱勢群體等。伴隨疫情升溫,無國界醫生也擴大支援規模,與此同時,在全球許多醫療系統備受挑戰的地區,組織需維持原有為弱勢人群提供的醫療服務不受中斷,因此盼望社會各界發揮人道精神,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緊急應對募款專案」。無國界醫生堅信:「在我們有能力救助時,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被拋棄。」

新冠肺炎真正的決勝點在社區難民等弱勢群體正面臨更大危險成無國界醫生首要關注對象

  無國界醫生自1971年成立以來,致力在全球提供醫療人道援助,擁有豐富的緊急醫療人道救援經驗,並具備多年應對疫病的實踐經驗。在新冠肺炎肆虐初始,組織隨即展開應對工作,其中移民、難民與流離失所者等弱勢群體,因所處環境過於擁擠,居住條件惡劣,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成為無國界醫生首要的關注對象。為提高各國民眾對於社區防疫的意識,無國界醫生急聲呼籲:「我們無法在醫院戰勝大型傳染病,醫院只能處理傳染病的後果,這場浩劫真正的決勝點在社區!」當流行病更常在嚴峻的緊急情況中出現,例如在近100萬流離失所者聚集的敘利亞西北部的伊德利卜(Idlib)省,從今年年初開始,人們就面臨著80多間醫院因戰爭破壞不再運作的現實。新冠肺炎傳播到該國,使原本已經災難性的局面更加複雜。無國界醫生繼續在當地發展流動診所,派發生活所需物資,也調整工作常規以實施社交距離,保護病人和醫護人員。

圖說:無國界醫生(國際)主席克里斯托醫生(Dr. Christos Christou)於2019年11月拜訪希臘莫里亞難民營。移民、難民等弱勢群體,生活條件惡劣,難以獲得足夠的醫療服務,一直是無國界醫生的關注對象。© Anna Pantelia/MSF

圖說:無國界醫生在全球多地的專案協助設置了洗手站。攝於巴基斯坦。© Nasir Ghafoor

無國界醫生擴大應對新冠肺炎的工作規模 支援醫院和增強醫護安全

無國界醫生(國際)主席克里斯托醫生(Dr. Christos Christou)表示:「這是場全球衛生危機,而對緊急危機進行應對行動,已寫在無國界醫生的基因裡。照顧有需要的人、病患和弱勢人群,正是我們的核心工作。我們出色且敬業的救援團隊遍及全球,仰賴全球民眾的支持,我們將全力以赴,扮演好我們該扮演的角色。」

這場疫情已使得許多醫療系統先進的國家受到嚴重衝擊,無國界醫生已在全球包含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等疫情緊張的歐洲國家,以及醫療體系脆弱的西亞、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等,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展開醫療護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等支援工作。在疫情不見趨緩的當前,無國界醫生將盡力擴大應對新冠肺炎的工作規模,鎖定受衝擊最嚴重的國家啟動新的醫療專案,密切與各地衛生部門協調,以了解能如何支援感染預防和治療工作。同時,無國界醫生也全力張羅醫療物資,以保護前線救援人員和患者的安全為首要考量,在前所未有的威脅中做好準備。面對出行限制和醫療物短缺所帶來的嚴峻挑戰,無國界醫生亦必須確保既有的醫療專案能持續運作,讓脆弱的人群能夠持續受到醫療照護。

學習適度減壓和對抗焦慮心理專家籲: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他人

疫情爆發以來,許多民眾因持續接收相關新聞,感到壓力大、煩躁不安或難以入睡。無國界醫生一直將心理健康列入救援工作的一部分,在疫情未見明朗的此刻,無國界醫生的心理健康專家呼籲,防疫的同時也要保持心理的穩定,尋求適當排解情緒的方法,不須過度恐慌。唯有好好照顧自己,我們才有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圖說:無國界醫生人員與消防隊員並肩合作,在西班牙一所老人照護之家進行消毒工作。© Olmo Calvo/MSF

圖說:無國界醫生人員正為西班牙一所年長新冠肺炎患者照護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病毒傳播不分國界 「新冠肺炎緊急應對募款專案」串聯全球力量共同對抗

為了加緊速度與病毒賽跑,無國界醫生發起「新冠肺炎緊急應對募款專案」,用於開展新冠肺炎各項緊急應對計劃,並準備好應對新冠肺炎為各地醫療項目帶來的影響。無國界醫生盼望社會各界發揮人道精神,捐款支持,共同面對未來艱鉅的挑戰,也希望大眾保持對危機下脆弱群體的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