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化及知識經濟的時代,人類的工作型態也隨之改變,甚至預言十年後有很多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更有65%工作尚未被發明。目前教育體制內所教的內容不足以面對資訊變動快速的年代,因此雜學與自學能力,成為比學歷更重要的事,紐約時報專欄以"Slash”(中譯為協槓族)來稱呼擁有多項能力與身分的雜學者。
為符應12年國教之成就每個孩子,培養每個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之目標。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曾局長表示以創新、實驗、進步、反思及國際化作為本市教育發展之核心。於亞洲最大創新教育展覽-雜學校中設置了六個攤位,藉以展現本市創新及實驗教育之成果。
本市和平實小以「自主學習」為核心教育理念。其中包含「健康自主」、「情緒自主」與「學力自主」三種自主能力的培養。在展場中我們透過靜態展及動態互動遊戲的方式讓來賓親身體驗,該校是如何帶領學生展開自主學習的旅程。
再者,本市為了擴大英語學習成效,形塑雙語教學情境,於105學年度試辦國小英語融入領域教學,學校依現有課程轉化為以英語授課,除增加學生英語學習的機會外,亦初步建構英語融入各領域的教學模組。106學年度起,由文昌及東新兩校,自一年級開始進行雙語課程實驗,將1/3的總課程時數,如生活、健體、藝文、綜合及閱讀等以雙語進行教學。在課程規劃上,著重「以學生學習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之教育理念;透過動態及靜態的展示與說明,讓民眾們可以親身感受體制內的雙語實驗教育在國小階段的實施現況。
透過時興的VR科技融入教學,本市亦有具體的成果,仁愛國中的教學創新團隊不斷的與時俱進,結合各項資訊科技推動模式,藉由VR方式讓學生可感受與體驗自然科實驗課程中的不同金屬燃燒的焰色、鹼金族元素遇水的激烈反應、電流與磁場的方向判斷等,透過虛擬實境的方式快速了解實驗的精髓,期能以互動式的教學策略,做到真正的翻轉學習。
探究與實作也是108課綱的關注的焦點之一,本市積極推展「發現科學亮點課堂行動方案」,引導教學者開發連結生活情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具實作價值之單元學習活動,並讓學生透過參與親身觀察、動手操作的實驗活動,培養帶著走的科學能力。例如:面鏡反射定律的生活應用、光的三原色與物體顏色、植物體內的捷運、溫室氣體與二氧化碳;磁鐵,我的發現、空氣砲的威力、冷水熱水呼拉圈、這是岩漿變成的石頭嗎?
本次展覽及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元精采可期,歡迎大家一同親臨現場,參與2017「有敢擇學」的創新實驗教育博覽會,期待大家的蒞臨。
※10月20日(星期五)- 21日(星期六) 每日10時-20時
※10月22日(星期日) 10時-17時
2017亞洲最大教育創新博覽會http://zasha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