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緊鄰文湖線港墘站的內湖高工體育館在這次世大運中被指定為排球練習場,競賽激烈可期,不過若想看看老樹放鬆身心,捷運站另一邊的港墘公園絕對是首選,小小的公園裡有多達11棵的受保護老樹,是內湖擁有最多老樹的公園。
港都里里長江水龍表示,在港墘公園開闢之前,公園範圍內的福德宮前即種有多棵老樹,里民都很珍惜老樹的庇蔭,到廟裡上香,孩童在樹下嬉戲,長輩在樹下乘涼閒話家常,是大家的共同回憶,所以公園開闢時依里民要求,將老樹全都保留下來。而公園中最奇特的老樹,則是比其他樹木更粗壯的猢猻木(Adansonia digitata),進入炎熱的八月後,隨著世大運賽事的腳步越來越近,港墘公園裡的猢猻木花也越開越盛囉!
北市工務局公園處長黃立遠表示,猢猻木常被許多國家引進當作公園樹或行道樹,台灣早期亦有引進,但在臺北市的栽培地點分散,數量並不很多,只有在港墘公園、成功公園和大度路等有比較密集的栽植。而港墘公園一共種植了的7棵猢猻木,有3棵已列入受保護樹木中,高大威武,相當珍貴,公園處已派專人定期巡查,讓老樹幸福的生長,非常歡迎民眾們來到港墘公園逛逛,另外也呼籲來訪的朋友們共同愛護老樹。
公園處花卉試驗中心主任宋馥華表示,猢猻木原產於非洲,是耐熱又耐旱的木棉科大喬木,樹高可達20公尺。在原生的沙漠環境裡,當雨季來臨時,分布廣泛的根群可吸收上千加侖的水分,儲備在胖嘟嘟的大樹幹裡,旱季時則葉子掉光以減少蒸散。花、果、葉甚至樹皮,是原產地許多野生動物的食物與水份來源,相傳俗稱猢猻的狒狒喜歡在樹上取食,故名猢猻木。
猢猻木大多在傍晚開花,花色白且碩大,甚為醒目,另具有特殊香味,會吸引蝙蝠或蛾類授粉,第2天即褐變凋謝,在台灣開花後很少結果。港墘公園裡的猢猻木因主枝低垂,花梗修長而下垂,頗方便扶老攜幼觀察粉撲狀的花朵構造。目前正值開花期,歡迎大家前來欣賞、認識這種奇特的異國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