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態萬千—民俗中的工藝特展

 【本報訊】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辦理的「藝態萬千-民俗中的工藝」特展,第二展期將於25日在鄭成功文物館2樓揭幕,展出祭孔禮樂器、飛虎將軍、紙糊王船等罕見文物,當天下午2時古都掌中劇團並將在文物館戶外草地演出《府城傳奇-飛虎將軍》,歡迎民眾一同來認識飛虎將軍,欣賞臺灣與日本神輿匠師的巧手工藝。
 文資處表示,今年特展結合民俗及傳統工藝2大主軸,將臺南特色民俗與工藝的互為表裡關係一一呈現,邀請參觀者認識環繞在生活周遭的民俗中所蘊含的知識、意義與集體記憶。
 文化局指出,本次更展將呈現臺灣傳統民間信仰及民俗中所含納的「謹慎守持傳統」、「多元文化寬容」及「藝師職人工藝」的三大內涵,包括代表民俗「謹持」傳統的市定民俗「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的禮樂器、充滿捨身取義色彩及跨國「包容」意涵的飛虎將軍神轎、體現「技藝」精神的王明賢藝師紙糊王船。
 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即孔廟祭孔儀式,臺南孔廟維持清制樂佾形式,每年舉辦春秋二祭,釋奠典禮中的禮器依照康熙《聖門禮誌》規範,祭品陳設與所用容器皆循一定規制,如專盛太羹的「登」、盛稻黍的「簠」等;樂器方面,除常見的琴瑟、二弦、管簫外,亦展示篪、附鼓、楹鼓、鼗鼓等古樂器,這些禮樂器僅在祭儀中可見,難得能讓民眾在展場中欣賞。


 位於安南區的鎮安堂飛虎將軍廟主祀的飛虎將軍,實為二戰期間殉難身亡的日本飛行員-杉浦茂峰,村民為感謝其捨己救人義舉而建祠奉祀。此次展出的飛虎將軍神轎,是由朝皇宮主委吳進池協助設計,內部配置參考保生大帝神轎,外觀呈現日本神輿風格,為臺灣人想像下的和風神輿,體現出臺灣民間信仰容納異國文化所形成豐富的造型表現。


 出身道士兼糊紙家族的王明賢藝師,2014年由臺南市政府公告登錄為傳統藝術糊紙保存者,此次展出藝師的紙糊王船雖為縮小版尺寸,仍依循慣例,船艏為獅頭、船艉為龍尾,官廳、媽祖樓與各船艙等皆齊全,船上的官廳、水手等俱全,都是藝師親手製作,做工精細,非常值得一看。
 這項特展自106年11月25日起至107年3月4日,在鄭成功文物館2樓展出,配合展期,文資處已完成彙集臺南民俗物件並出版圖錄,呈現臺南民俗文化資產豐沛強韌的傳承力道,23日公開發表。(圖片來源: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