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臺南市提出《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為鼓勵歷史街區住民由下而上自主研提符合在地歷史街區振興措施,文化局廣邀街區民眾自行提擬歷史街區執行計畫,並將於11月26日、12月10日舉辦2場歷史街區提案培力講堂,分享相關提案方向與經驗,後續並將針對已有提案雛形者進行輔導,讓街區願景能具體落實。
臺南市於101年提出《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文化局期待擺脫傳統由上而下的政策思維,希望循序漸進,由民間逐漸主導歷史街區發展願景,開展各街區自己的振興策略。
文化局表示,近年來包括正興街的興起、新美街成立人民團體、銀同里結合在地已久的社造組織,說明時機已逐漸成熟,由年輕商家、在地團隊或里長、社區理事長通力合作開創出新的歷史街區營造方式,更能催化在地居民與商家凝聚共識,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歷史街區願景與合作模式。
文化局指出,目前已公告的鹽水、府城歷史街區範圍內民眾或社群團體,均可自提街區振興方案,提案內容需包含執行計畫說明及經費預算,由文化局受理街區計畫提案後,提送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委員會審議。
計畫主持人曾憲嫻表示,11月26日的提案培力講堂將邀請「股份魚鄉」團隊的專案經理廖宜霈,以獲得106年青年團隊政策好點子競賽特優獎的經驗與民眾分享,分析提案計畫撰寫內容及應注意細節。12月10日邀請「水牛」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陳永興,分享如何從生活小細節的觀察,延伸出對街區生活環境的想像。
文化局指出,26日首場講堂「與公部門交涉的換位思考-歷史街區提案入門」將於北區區公所4樓禮堂舉辦,已開始受理報名,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或社區透過「好舊。好」臉書粉絲專頁(http://goo.gl/Gt3MYK)了解講堂內容及報名,亦可電洽文化局文化建設科查詢,電話06-2981738。(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