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06年度臺南市歷史街區暨歷史老屋補助計畫自5月15日開始受理申請後,市政府文化局分別於麻豆區公所、中西區愛國婦人館、安平區永華市政中心東哲廳舉辦3場說明會,吸引近200位民眾到場了解補助申請方式。文化局提醒民眾,今年受理申請時間至7月14日下午5時止,歡迎民眾踴躍提案。
文化局指出,今年延續以往4年「歷史老屋」補助申請資格,仍以民國60年(含)前興建完成並座落於臺南市的建築物為標的,已執行多年的「歷史老屋整修」、「文化經營類」及「歷史街區教育推廣類」,今年都持續辦理並提高補助金額。老屋整修每件最多可補助80萬元,文化經營類每件最多可申請每月1萬元租金補貼,歷史街區教育推廣類每件最多補助20萬元。
文化局也針對目前已經公告的府城、鹽水區兩處大範圍歷史街區擬定補助對策,歷史街區範圍內增設「一般建築類」補助(每件最多80萬元),如屬位於主要歷史街道且鄰接歷史老屋,或鄰接古蹟、歷史建築之一的新建或整建案,也都可以申請補助,期盼新建的建築物能融入街景建築風貌,與古蹟、歷史建築或老屋新舊呼應,維繫歷史街區整體氛圍。
另外,由文化局自辦規劃設計、施工的「立面景觀類」,近年在府城、鹽水及善化老街的整修成果頗受佳評,今年度文化局將持續推動,並擴增到麻豆中山路、善化中山路、新化中正路及玉井區中正路等路段。
文化局執行歷史街區暨歷史老屋補助計畫,四年來已核定近百件補助案,補助金額累計達1800萬元,協助至少57處老屋的整修或經營,並辦理10件歷史街區教育推廣相關活動。市府期待藉由市民的文資保存意識及創意設計,將藝術、文創等產業引入,其中包括正興街、新美街、信義街、銀同里等歷史街區也不乏經營者與居民合作成立街區促進組織,共同促進歷史街區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