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少年中華文化交流活動在京展開

  【本報訊】北京市第八中學日前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台灣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常務理事馮明珠率領的台灣青少年代表團。這些青少年來自台灣多所高中和大專院校,他們將與北京八中的少年班師生共同開啟一場為期四天的“兩岸青少年中華文化交流活動”。

  歡迎儀式在北京八中金融街本部舉行。在歡迎儀式上,北京八中副校長張曉梅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她介紹,北京八中作為大陸素質教育的先驅和超常教育的典範,百年來致力於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的青年才俊,積極投身兩岸文化交流。張曉梅校長回顧了八中與台灣學校的深厚淵源,自2009年聯合祭孔大典以來,雙方多次互訪,結下深厚友誼。她引用“文物無言,卻能讓兩岸聽見同一個心跳”,表達對文化交流的理解,展望此次活動,希望兩岸學子通過書畫、空竹和故宮之行,共同守護中華文化。最後,她期待兩岸青少年以交流為契機,傳遞情誼,肩負文化傳承使命。

  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台灣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常務理事馮明珠女士詳細介紹了此次活動的籌備背景與意義。她表示,“故宮裡面學成語”活動源於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自2022年起推出的成語故事影音專輯,該專輯通過兩岸多個平台播放,成功搭建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梁。在協會榮譽會長顔總裁的積極推動與支持下,本次活動得以順利成行。交流團由28名來自台灣各地的高中生和大專生組成,旨在通過成語學習、故宮參訪等活動,深化兩岸青年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她強調,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成語學習之旅,更是兩岸青年共同探索中華文化、增進彼此瞭解的寶貴機會,有助於推動兩岸文史教育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

  隨後,北京八中向台灣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贈送了一幅書法作品“詩禮傳家久 炎黃一脈長”,象徵著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傳承。台灣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李正芬理事長回贈了台灣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的旗幟和一套台北故宮博物院百年大事記叢書,承載著協會對兩岸文化交流的熱忱與期望。這些禮物不僅是兩岸文化交流的象徵,更是兩岸青年共同守護中華文化根基的見證。

  與會嘉賓隨後在北京八中校園廣場的孔子像前合影留念,孔子像與校園中其他文化象徵相互輝映,彰顯著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深厚底蘊。孔子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其思想在兩岸教育中都具有深遠影響。這張合影不僅記錄了兩岸文化交流的美好瞬間,也寓意著兩岸青年在共同的文化根基上攜手前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

  歡迎儀式結束後,兩岸青少年共同體驗了空竹、乒乓球和書法等傳統文化課程。在空竹的旋轉、乒乓球的飛舞和書法的墨香中,兩岸學子增進了瞭解,拉近了距離。隨後,他們在春日的校園內漫步,欣賞北京的繁花似錦與春意盎然。

  北京的春天,正如兩岸青少年的友誼,在陽光下悄然萌芽,綻放出無限可能。這次交流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的對話,更是青春與友誼的相約。期待兩岸青年以此次交流為契機,將友誼的種子帶回台灣,傳遞兩岸青年的友好情誼,共同期待未來更多的相聚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