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芮過境~探索十一月後仍有強烈颱風

  【本報訊】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罕見的 11 月秋颱反映出全球暖化的效應,夏季變長了,颱風季節也隨之延長。據英國期刊《自然地球科學》研究,隨著大氣溫度每升高 1 度,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增加約 7%,而海水表面溫度上升將為颱風注入更多水氣,導致風速和降雨量加強。

圖/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

  數據顯示,相較 1970 年代後期,侵襲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的颱風風速已增強 12% 至 15%,每年襲擊東亞的強颱與超強颱更增加了 4 倍!1 若持續依賴化石燃料,本世紀中期的颱風降雨強度將增加 20%,到世紀末更可能上升 40%。

  氣候危機的影響遠超出您我的想像,也包括生活與健康成本增加。氣溫上升、強降雨頻繁及災害增加將推高物價。2022 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 2.95%,創 14 年來新高,以食品價格漲幅最大。此外,極端氣候也加劇健康風險,例如與高溫密切相關的熱衰竭、傳染病、登革熱及空污相關疾病,使醫療支出增加。

  現在就是關鍵時刻,急需遏止氣候惡化,一起督促政府關注氣候危機,提出積極政策,守護人民與家園的安全!



加入連署,扭轉氣候變遷

  一直以來,綠色和平致力推動政府制定有效的氣候政策,朝向 2030 年前實現減碳 50%,達成巴黎協定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以內的目標。在像您一樣關注氣候議題的公眾支持下,成功推動台積電宣布 RE100 目標提前 10 年至 2040 年,更有超過 100 間企業響應綠色和平,承諾 2025 年使用 10% 綠電,以及 2050 年達到 100% 綠電!

  也向您回報,近期,透過點出「氣候通膨」現象,氣候變遷對民生經濟的衝擊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綠色和平訴求政府:設立氣候通膨補償金,減輕農損、穩定菜價,保護偏遠與脆弱社區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與淨零投資,參考美國《降低通膨法案》,加速能源轉型。

  重要的環境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需要長遠規劃,持續努力。而有大家的一分支持力量,一定能推動改變,確保這個星球適宜長久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