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從海鳥腹中 拍下403片彩色塑膠

  【本報訊】由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年度野生動物攝影獎」,「海洋」首獎得主是澳洲攝影師吉利根的作品。攝影師拍下一隻死去的鳥,以及牠體內取出的多達 403 片五顏六色、大大小小的塑膠碎片。

圖/蒼鷺常誤將漂浮的塑膠廢棄物當作魚類等獵物,導致塑膠卡在嘴喙。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團隊指出。這不是特例。臺灣河川常見的水鳥蒼鷺,常用銳利長喙伏擊獵物,保育專家說,蒼鷺時常不慎將漂浮的塑膠誤認為食物吞下,塑膠除了卡住嘴喙,被吞入肚後,還可能干擾賀爾蒙分泌以及繁殖率,情況嚴重。

 長期支持減塑調查工作

  面對塑膠氾濫,您我都能努力減少生活中的一次性塑膠使用,好好回收,以及在目睹野生動物受害時尋求專業協助。減用、回收、救援都很重要,但只要塑膠仍以現在的速度不斷生產,可見的未來,塑膠仍將源源不絕進入環境!

  為了從生產端推動減量,今年五月以來,綠色和平發起淨溪調查計畫,透過 8 場淨溪與河川塑膠廢棄物調查,集結上百位志工、專業行動者與技術人員,清出臺灣河川的垃圾,深入調查污染狀況、評估生態危害,更推動製造商承擔一次性塑膠的責任!

  淨溪志工分工蒐集、運送、紀錄,調查自然環境中出現的塑膠類別與品牌研究團隊在環境中取樣與調查,了解污染現況,進一步評估生態影響
盤點塑膠廢棄物和製造商後,將進一步促進品牌對自身製造的一次性塑膠負起責任,這些關鍵數據將在近期發布,用於促進減塑的聲浪在釜山發酵,促進強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真正實現!



促進塑膠減產的關鍵機會

  最新回報:船艦「彩虹勇士號」克服天候挑戰,已於10 月 27 日順利抵達高雄港!全體船員蓄勢待發,準備在臺灣完成一連串減塑關鍵任務!接下來,船艦「彩虹勇士號」與專案團隊將和在地專家密切合作。11 月底,將調查結果帶往釜山的《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協商會議(INC-5),全力推動強有力的塑膠公約,從源頭減少塑膠生產。

  改變的關鍵機會在您我眼前。有大家的支持,一定能協助突破阻礙,推動從源頭減產塑膠,邁向無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