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鼓浪嶼~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地

  【本報訊】清晨的鷺江道,微波蕩漾。 對岸,漂浮於海面的鼓浪嶼,綠樹搖曳,紅瓦錯落,靜靜地矗立在薄薄的霧霭之中。

可能是賽艇、水上摩托車、船、湖泊、地平線和海洋的圖像

圖/鼓浪嶼航拍圖(施辰靜 攝) 

  鼓浪嶼,這個波濤中「隱秘的角落」,是詩人汪國真筆下「月兒也香、琴兒也亮、海浪也多情」的小島,是習近平總書記口中的「女王皇冠上的寶石」。。 它的耀目,來自東西方的交流、碰撞與融合。

  2017年,「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專案,這也是中國首個明確將社區作為核心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 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舶來品”和“土特產”的奇妙相遇,形成了鼓浪嶼獨特的文化風格,碰撞出了包容萬千的人文內涵。

  浪花—千載鼓浪擊石中繁榮發展

  如今蜚聲海內外的鼓浪嶼,每年接待的國內外遊客數1000多萬人次,如此龐大的數位讓人很容易忘記,這座位於廈門市西南隅、九龍江出海口的小島方圓不足兩平方公里,在數百年前還只是廈門灣中的寂寂無名之地。

  “關於鼓浪嶼的歷史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時候鼓浪嶼還是一座不為人知的荒島,因為略呈圓形,且沙灘環繞,被稱為'圓沙洲'。” 老鼓浪嶼人、廈門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林聰明告訴記者,相傳到了宋末元初,有嵩嶼、東嶼一帶的漁民,在海上捕魚時遭遇風雨,為避雨來到鼓浪嶼,之後他們便成了鼓浪嶼最早期的居民。

  小島的西南海邊,有兩塊相疊的岩石,長年累月受海水侵蝕,中間形成一個豎洞,每逢漲潮時,波濤撞擊著岩石,發出如鼓的聲響,“鼓浪石”由此得名。

  時光星奔川騖,到了明代,海島得以正式開發。 萬曆年間,一位丹陽人來到嘉禾嶼(今廈門)遊鼓浪嶼,他爬上日光岩,在岩壁上題勒“鼓浪洞天”四個大字,成為島上出現最早的摩崖石刻。 題石的人叫丁一中,是當時的泉州府同知府事,閩地有名的儒士。

  方志史學家何喬遠在萬曆四十年至明崇禎元年(1612年—1628年)間編纂增補的《閩書》中記載道:「鼓浪嶼在嘉禾海中,民居之。 洪武二十年(1387年)與大嶝、小嶝具內徙。 成化間復舊。 上有大石壁立,刻'鼓浪洞天'四大字。 傍有岩,名日光。 “這是首部將這座小島的名稱記載為”鼓浪嶼“的地方誌書。 幾乎與此同時,廈門名士池顯方在其所寫的詩中也開始用「鼓浪嶼」來稱呼此地。

  以浪為名,這座依海而生的小島的命運註定不會波瀾不興。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鼓浪嶼開始進入世界的視野。

  明末清初,海上梟雄鄭芝龍以臺灣為基地,擁眾數萬,擊敗大明水師,攻陷中左所(廈門),以此作為開展海上貿易的根據地。 短短幾年內,鄭芝龍平定了李魁奇、鍾斌、劉香等多股海上武裝力量,更於1633年在鼓浪嶼附近的金門料羅灣海戰中擊敗荷蘭艦隊——這是中國人首次大敗西方海軍。

可能是紀念碑的圖像

圖/鼓浪嶼上的鄭成功雕像(施辰靜 攝)

  翻湧的時代浪花在鼓浪嶼的周邊鑲嵌起歷史的花邊。 詩人蔡其矯形容它是「彩色的樓船」,漂浮於波濤之上。 在近代的歷史中,鼓浪嶼的“遭遇”也的確與“船”有著斷不開的聯繫。

  1841年8月,英政府艦隊攻佔鼓浪嶼,設炮臺於山頂控制廈門。 次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而後英、美、西班牙三國相繼在鼓浪嶼設領事,其他國家則以商人、洋行經理等兼任領事在鼓浪嶼活動。

  1902年,中國政府被迫同日、美、德等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章程》,鼓浪嶼被列強正式明確為公共租界。 彼時的廈門地區形成了2個租界隔海對峙的局面,廈門島內英租界面積狹小,完全是商貿區; 而鼓浪嶼面積較大,形成大規模的西式住宅區。 隨著租界建設的開展,島上出現了教堂、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碼頭、道路、電燈等基礎設施得到完善。

  20世紀初,由於特殊的國際化社會環境與獨特的自然空間環境,鼓浪嶼成了當時閩南地區較少受動蕩時局影響的“安全島”。 大批閩籍華僑精英返鄉,選擇鼓浪嶼作為落葉歸根處,創立公司,發展商貿,進一步推動島內多元文化融合。

  正如鼓浪嶼的申遺陳述中所說的:「鼓浪嶼見證了晚清中國在全球化早期浪潮衝擊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歷程,是全球化早期階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與互鑒的典範,是閩南本土居民、外來多國僑民和華僑群體共同營建,具有突出文化多樣性和近代生活品質的國際社區。 ”

  浪潮—百年建築里的海洋基因

  鴉片戰爭後100餘年間,鼓浪嶼經歷了獨特的發展歷史,形成了融合諸多國家風格、富有人文歷史情趣的“萬國建築博覽會”。

  在這座承載著無數綺麗夢想的南國小島上,遍佈著近千棟歷史建築,上百個不可移動文物點,既有南洋建築和閩南紅磚大厝的身影,也有法國風屋頂與英國風裝飾山牆的蹤跡。 這些建築構成了鼓浪嶼國際化的公共社區整體空間結構,成了100多年時光最好的註解。

  “在我看來,鼓浪嶼是全球化進程中見證東亞早期人類文明的歷史縮影。” 來自山西大同的吳永奇參與了鼓浪嶼申遺的全過程。 20多年前,他來到鼓浪嶼工作,開始了對鼓浪嶼的研究,日復一日,成了享譽一方的鼓浪嶼文化學者,被人稱為「鼓浪嶼百科」。

  吳永奇表示:「鼓浪嶼涵蓋了整個東亞地區海洋地域關係相互磨合、共同發展的一個過程。 而全球化的進程就是東方和西方共同進步、互通有無的過程,從鼓浪嶼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和歐洲交往的記錄,可以看到整個人類的進步,鼓浪嶼恰恰是能夠站在這個視角上審視各個空間關係的最佳角度,所以它能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世界多元文化在鼓浪嶼交流互通,也使得鼓浪嶼上的建築融合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多地的特色風格,人們為其取了一個極具本土特色的名字——廈門裝飾風格。 其主要特徵是把西方古典建築元素、現代裝飾藝術以及民族性、地方性的裝飾手法進行有機結合。 同時,普遍採用清水磚牆等本土化建築工藝以及塌岫、出龜等本土化建築手法。

  1913年建成的菽莊花園,參照了江南園林的特點,熟練運用中國傳統造園之法,同時借鑒近代西方園林特點建造而成。 它的主人林爾嘉,又名叔臧,園名即以他的名字諧音而命名。 1894年甲午戰爭清朝失敗,翌年割臺灣給日本,林維源及其子叔臧不願當亡國奴,遷到鼓浪嶼居住。

  在菽庄花園落成的同一時期,楊家園4座洋房也在鼓浪嶼拔地而起。 它們採用了清水磚牆的砌築工藝,整組建築結合地形條件收放圍合,空間靈活。

  此外,1918年建成的瞰青別墅、1919年始建的黃家花園、1920年建成的黃榮遠堂、1922年落成的金瓜樓、1927年建成的番婆樓、1928年落成的榕谷...... 無一不是中西合璧的建築,從其間隱藏的中國古典建築結構和裝飾,可以窺見屋舍主人難以割捨的家國情懷。

未提供相片說明。

圖/鼓浪嶼上的黃榮遠堂,如今成為中國唱片博物館。 (施辰靜 攝)

  “鼓浪嶼建築和整個社區的面貌,具有很多中西結合的建築技藝,這種技藝包含了一種智慧,體現出廈門先人樸素的文化自覺理念。” 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耕說,這種理念來自海洋文化,是從廈門人的海洋歷史文化的核心精神裡面延伸出來的。

  保存完好的城市歷史景觀、完整空間結構使鼓浪嶼成為中國甚至世界範圍內在多元文化共同影響下發展、完善的近代居住型社區的獨特實例。

  1920年,美國人保羅·哈欽森來到鼓浪嶼,他發出這樣的讚歎:“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小島,在如此狹小的島嶼上,居然擁有如此之多的風格迥異的建築,如此之多的英才與風雲人物。 可以說,無論是在藝術、教育,還是醫學、建築,鼓浪嶼都扮演了一個時代先鋒的角色......”

  在鼓浪嶼的千百屋舍里,曾湧現出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開拓者林巧稚、中國現代體育事業的開拓者馬約翰、“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林語堂等璀璨的群星。

  而這些藏在建築背後的歷史往事與風雲人物,如今正吸引著無數人踏足這座海島,企圖從一磚一瓦中找到那個曾經歌舞升平的“萬國俱樂部”。

  浪漫—西洋音樂流播中國的視窗

  日前,第五屆鼓浪嶼音樂季啟幕。 在10天的時間里,音樂季圍繞海上舞臺、音樂殿堂、音樂街角、音樂空間四大板塊,利用鼓浪嶼街頭空間與地標建築,舉辦流行、電音、合唱、弦樂、管風琴等多元音樂演出,打造出全民參與的沉浸式音樂盛會。

  “鼓浪嶼的歷史文化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已過去的,一個是活態的。” 林聰明告訴記者,過去的東西,比如建築只要保護好,問題不是很大。 但是活態的,比如說音樂文化,它們還需要人來傳承。

可能是 8 個人、小號、單簧管、小提琴和手風琴的圖像

圖/鼓浪嶼居民組成的雷厝樂隊在島上表演。 (施辰靜 攝)

  19世紀中葉,西方音樂隨著基督教傳入鼓浪嶼。 據資料顯示,自1846年1月5日起,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在廈門的禮拜堂都會舉辦“中國每月音樂會”。

  鼓浪嶼的第一架私人鋼琴出現在1913年,后經教堂音樂的傳播,普及到學校、社會、家庭。 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鼓浪嶼擁有鋼琴的密度居全國之首,獲得「鋼琴之島」之美譽。

  2000年,鼓浪嶼鋼琴博物館落成,是中國唯一的一座鋼琴博物館。 館內收藏有近百架世界珍貴的古鋼琴與鋼琴燭台,清晰地展示鋼琴的發展史。

  如今的鼓浪嶼,清水紅磚、花影綽約,小巷深處時不時傳來莫札特的鋼琴奏鳴曲,音樂已成為“鋼琴之島”的標配。 於是乎,在2002年,鼓浪嶼不負眾望,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音樂之島」。

  “鼓浪嶼島上,幾百戶愛音樂的家庭,經常在週末舉辦家庭音樂會,親戚朋友、音樂家走到一起,演奏音樂、聆聽音樂,完全是自發的、寬鬆的。” 著名音樂教育家、廈門大學教授李未明從小在鼓浪嶼生活,鼓浪嶼的音樂氛圍對他影響頗深。 “音樂已經是生活不可分的一部分了,這就是鼓浪嶼的文化特色。” 李未明表示。

  近年來,廈門市深入挖掘鼓浪嶼歷史文化底蘊,為打造高品質音樂聖地,重點推出了鼓浪嶼音樂節、詩歌節、鋼琴藝術周、新年音樂會等品牌文化活動,還舉辦各種音樂快閃、音樂沙龍、演奏會、家庭音樂會等。

  2023年,廈門啟動「鼓浪嶼駐島藝術家」計劃,推動知名國際藝術家作為駐島藝術家,定期在鼓浪嶼開展創作、講座、大師班等活動。 不久前的7月19日,全球管風琴大使奧利維耶·拉特利、俄羅斯人民藝術家奧爾加·貢姬娜與鼓浪嶼管委會正式簽約,成為鼓浪嶼駐島藝術家。

  時至今日,到鼓浪嶼聽音樂已成為每位來島者的必修專案,從「鋼琴碼頭」登上海島,漫步街巷的過程中,偶爾可以聽到從某個敞開的窗戶裡飄出的斷續鋼琴聲,還有街頭藝人忘情的歌唱和吉他的演奏,不知不覺間,就被帶入鼓浪嶼的音樂世界。

  400多年前的廈門人池顯方,曾經希望鼓浪嶼可以聲名遠揚,但因文化短板而名不彰顯。 400多年後,補上了“文化課”的鼓浪嶼讓他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小島上有了川流不息的遊人,有了不絕如縷的樂聲,那些深邃的景觀與鼓浪嶼最真實的一面,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資料來源/ 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