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執行總監施鵬翔表示,時序進入炎熱的夏季,綠色和平持續在臺灣和全球堅守環境,也陸續為氣候、海洋、減塑、森林等專案,迎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邀請大家見證2024 上半年,共同達成的重大環保里程碑。
*成果匯報
● 海洋/《全球海洋公約》關鍵進展,歐洲議會表決通過批准條約。2024 上半年,您我陸續迎來海洋保育的好消息!《全球海洋公約》在 4 月 24 日順利闖關歐洲議會,取得關鍵進展!這意味著歐盟 27 個成員國,必須在 2025 年 6 月舉行的聯合國海洋會議前緊急批准該條約!截至目前,全球已有 7 個國家(帛琉、智利、貝里斯、塞席爾、摩納哥、模里西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批准了該條約。根據程序,《全球海洋公約》獲得 60 個國家批准後 120 天即可生效,歐盟的加入將大大拉近您我與公約生效的距離!
● 氣候/新內閣上任!綠色和平政策建議書提出 3 項關鍵政策。2024 年 5 月,綠色和平在環境部長彭啟明上任首日,親自陪同他步行至環境部,並遞交了《臺灣淨零無塑政策建議書》以及「展望永續臺灣」盆景,象徵綠色和平全體同仁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呼籲環境部積極推動:落實碳費制度、提出抗氣候通膨政策、提高重複使用政策經費。獲彭部長於現場允諾會加速推動碳費制度,重視氣候變遷帶來的通膨問題,並積極推動重複使用政策。綠色和平期待彭部長能夠在他的任期內,將這些承諾化為具體行動,帶領臺灣邁向更永續的未來。
● 減塑/綠色和平指出百座垃圾山布滿全臺,籲政府重視源頭減塑政策。在臺灣,踏入山林,走入水源地,迎面而來的不一定是秘境,可能是一座 2、3 層樓高的垃圾山。綠色和平減塑專案團隊調查,全臺至少有 100 座堆積著廢棄物的「垃圾暫置場」散布在田園山林之間。減塑專案團隊不斷地倡議,包含偕同居民陳情懇求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視察暫置場、志工喊話桃園市長張善政積極減塑等。讓政府開始重視垃圾山問題,不僅有 4 位立委使用綠色和平報告針對垃圾山議題質詢,環境部長彭啟明更接連至新竹、桃園、嘉義多座垃圾山視察及實勘,提及源頭減量的重要性。
● 森林/印尼原住民取得部落土地所有權,有望拒絕商業開墾破壞森林。綠色和平長期協助印尼原住民,為保護他們的家園免遭剝削及破壞而奮鬥。2024 年 6 月,印尼巴布亞省南索隆區(South Sorong)正式頒布法令,承認克納賽莫斯原住民(Knasaimos)的土地權利(面積約 4 個臺北市大),這場勝利使族人有權拒絕企業開墾他們的土地。這項歷史性判決,也展現了保護環境和確保原住民社區的尊嚴及繁榮是相輔相成。綠色和平將持續倡議印尼國會通過保護原住民權利的法案,落實對當地森林及原住民的全面保護,並結束對巴布亞森林的破壞行為。
想看更多精彩成果。..
*焦點故事
來自臺灣的船副小豚 前進加拉巴哥守護海洋。綠色和平船副 黃懿萱(小豚),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今年 2 月與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航向位於東太平洋的加拉巴哥群島執行任務。加拉巴哥豐富多樣的動植物樣態,包含加拉巴哥象龜、陸鬣蜥、海鬣蜥等。到訪加拉巴哥就是為了調查附近海域的生物多樣性,評估該地區海洋生物的蹤跡,取得相關數據後,比對非海洋保護區的資料,並證明擴大設立保護區的必要性與急迫性,藉此加速推動《全球海洋公約》保護 30% 海洋。
*精選照片
2024世界海洋日特展,綠色和平帶您看見《2%之外的蔚藍》。2024 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喚醒新深度」(Awaken New Depths),旨在喚醒人們對海洋更深層次的認知、更深度地守護海洋,進而促使政府落實行動。為喚起更多人的關注與行動,綠色和平自 6 月 6 日至 6 月 16 日,於臺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之外的蔚藍》互動體驗展,規劃 4 大主題展區、8 場精彩講座,帶著觀展民眾走過海洋生態變化的歷史長河,一覽蔚藍大海的美麗與哀愁。
11 天的展期中,10 位講者分享他們與海洋的故事,共超過 7,000 人觀展。不論您是否來到現場參觀,都謝謝您與我們一起踏上認識海洋的旅程,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海洋的樣貌。
回顧【綠色和平】2%之外的蔚藍互動特展
最後,我也想要藉由此封信,感謝長期關注綠色和平的您,環境議題雖不是最受大眾矚目的話題,但它卻時刻影響著您我的生活。這些環境里程碑並非一蹴可幾,除了實際的科學研究調查、專業的數據分析外,還需要像文名一樣的公眾加入支持,才能讓議題持續被看見,並獲得利害關係人的重視!
邀請大家加入綠色和平定期捐款會員,成為推動關鍵改變的力量。您的每一分支持,都是對臺灣、對全球環境未來的投資,也是我們推動環境變革最強大的後盾!感謝大家一同成就眾多環保進展,期待繼續為您帶來更多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