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船艦~~為大家帶來最新動向

  【本報訊】綠色和平船副黃懿萱(綽號小豚)表示:我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幾個月前跟大家分享考上船副的喜訊,我正以新的身分至加拉巴哥群島執行任務,並在極地曙光號上寫這封信給大家。

  加拉巴哥群島是生態保育行動的典範,整個群島區域的海陸都受到嚴謹的保護,豐富多樣的動植物樣態,展現積極劃設保護區的美好成果。然而,只要出了政府劃定的保護範圍,在沒有規約限制的公海上,海洋生物依然會面臨不同的威脅。特別是加拉巴哥東部的公海,是著名的東熱帶太平洋海洋廊道,包括雙髻鯊魚、海龜等不同的物種在此大量移動,卻因仍開放給危及生態的捕魚船艦,而十分需要被加以保護。

  因此,我們這次來到加拉巴哥,除了是要從科學角度,深度取材記錄生態保育所帶來的精彩成績,以做為未來各國通過海洋保育條約的參考外,更重要的是透過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的機會,向加拉巴哥周邊海洋領域的拉丁美洲國家提案簽署公約、成立跨國保育區,共同保護東熱帶太平洋海洋海洋廊道。

  任何與跨國政府的工作,都需要強大穩定的後援才能持續進行,請您小額捐款支持綠色和平,一起成為海洋生物最有力的支持。

  這正是為什麼《全球海洋公約》如此重要。過去在缺少法律實權與各國法令差異下,即使各國成立戰略聯盟,公海保育仍難以被落實。《全球海洋公約》為公海保護工作突破了國境限制,賦予實質法律效力,也代表各國更須面對組成跨國海洋保護區的義務及責任。

綠色和平船副:黃懿萱

  黃懿萱指出<我自 2015 年加入綠色和平,已有 13 年的時間1。從志工到水手、再從水手到船副,因為有您的支持與陪伴,讓我能夠無後顧之憂繼續守護大海,這十幾年來,綠色和平團隊的成員們各司其職,想方設法找出守護海洋生態的解方,積極推動《全球海洋公約》。

  經過長年的倡議及協商,凝聚世界各地愛護海洋的民眾聲援支持,終於讓公約好不容易通過。即便如此,公約成立的條件依然尚未達成2,我們將持續串連全球團隊,促請各地政府盡快批准條約,並立即展開於公海建立海洋保護區的籌備工作。

  距離科學家預估可扭轉海洋危機的年限僅剩不到 6 年3,我希望喜愛海洋的您,能夠和我一同站出來,為這片蔚藍大海共盡一份心力!

  謝謝大家看到最後,謹以此封信表達我守護海洋的決心,願海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