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洪門五聖山成立~即將迎來92周年

  【本報訊】中國洪門五聖山1932年03月21日在上海成立的愛國社團,是洪門主要山堂之一。

5-1.jpg-2024-01-17-13-50-07-395.jpg

  歷史沿革:1932年由仁文堂主朱卓文,義衡堂主梅光培,禮德堂主明德,智松堂主向松坡,信廉堂主張子廉共推辛亥革命元勛向松坡首任五聖山總山主,五聖山成立後遍地開花迅速擴展全國各地。 1949年春季,向松坡離開上海抵達臺灣復辦五聖山,1974年向松坡去世後,五聖山交由黃埔六期陶滌亞中將接任,陶滌亞接掌五聖山後積極推展復興洪門運動。

微信圖片_20240306141014.png

  陶總山主於1993年提升劉會進為副山主,策劃“世代交替”接班任務。 陶滌亞1999年仙逝,劉會進奉命接掌第三任中國洪門五聖山總山主,並積極宣導“洪門維新”改革、創新。

  中國洪門五聖山首任總山主向松坡中將,湖北大冶人氏。 抗日時期號召洪門捐贈21架戰鬥機捐獻國民政府作為抗日用途。 向公不愧為辛亥開國元勛,始終追隨國父暨先總統蔣公,鞠躬盡瘁,終身以忠義為民族國家社會服務,實無愧於洪門先賢先烈矣!

  中國洪門五聖山第二任總山主陶滌亞中將,抗戰期間,即為軍事委員會高級將領之一。 民國二年奉蔣委員長之命令,率領視察組視察川康部隊,西至成都、康定、雅安,南至西昌、會理,及大小涼山,東至重慶、萬縣一帶,獲得川康袍哥大爺重慶田德勝、石孝先,成都冷開泰、富林、羊仁安,盧沽鄧秀生,雅安劉文彩,眾多洪門兄弟協助,順利完成任務,對整合川康部隊,安定抗戰大後方,厥功至偉,令人敬佩!

2345_image_file_copy_6.jpg-2024-01-17-13-50-09-079.jpg

  劉會進博士接掌五聖山第三任(現任)總山主後將洪門由幫會型態轉型為社會公益團體,6年前領導五聖山宣導“洪門維新”國際化、企業化、公益化、社團化、合法化。 改革、創新遍地開花,並且接受聯合國邀請出席議場發表洪門三世紀文化演說博得滿堂彩,忠義洪門聲名遠播! 緬懷先烈先賢為國為民大義鞠躬!

  現任五聖山掌舵人總山主劉會進忠義傳承,遍地開花!

2345_image_file_copy_3.jpg-2024-01-17-13-50-08-856.jpg

  *第一任總山主 向松坡 將軍;中國洪門五聖山已有九十年歷史。 創山總山主向松坡中將為『同盟會』會員,是國父直接領導的革命黨人,並在辛亥武昌首義中擔任先鋒的開國元勳。 向公於民國建立後,初任武漢綏靖司令,並經國父敘任為陸軍中將,先後參與護法、討袁、北伐等重大戰役,直至民國政府奠都南京,功成身退回歸社會。

  民國二十一年,向公於上海市集結洪門菁英,成立五聖山。 民國二十六年抗戰軍興,向公與戴笠將軍組『江浙行動委員會』召集洪門兄弟,投入抗日救國運動。

6-1.jpg-2024-01-17-13-50-07-538.jpg

 *第二任總山主陶滌亞將軍;中國洪門五聖山第二任總山主陶滌亞中將,於民國十八年即奉蔣公之命進入洪門,並順利完成整合具有洪門背景之川軍將領,一致擁護中央政府,服從蔣委員長領導,對穩定抗戰大後方,功不可沒。

  陶公於民國七十八年接掌五聖山,即以繼往開來之精神,重新規劃五聖山『復興洪門』之工程。 並親自企劃執行方案,矢志完成向公遺願。

微信圖片_20240306141037.jpg

  *第三任布衣總山主 劉會進 (現任)劉會進出生於澎湖虎井嶼漁村家庭。 1978年參加中國洪門五聖山義衡堂受封為藍旗,恩兄梁子堅,承兄厲建鵬、保兄徐天鵬、薦兄葉約西。

  1982年恩兄梁子堅將軍即獨排眾議,提升派任劉會進為義衡堂高雄分堂主,1987年進而奉總山主陶滌亞將軍令複辦信廉總堂,榮任總堂主,洪門昆仲眾人一心鼎力支持,發展迅速,擁有69個分支單位元元元,享有極高之聲望。

2345_image_file_copy_5.jpg-2024-01-17-13-50-08-999.jpg

  1993年,第二任總山主陶公滌亞提升劉會進為副山主,策劃『世代交替』任務。 1999年元月,陶公仙逝,於1999年04月10日遵照陶公遺命,依法接掌第三任總山主,五聖山首開先例,是洪門最早培育本土菁英有識之士。

  劉會進秉承五祖遺訓及陶公之遺志,傳承儒家忠義文化發揚洪門忠義精神,宣導『洪門維新』改革、創新再造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