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台辦11月15日上午舉行例行發布會。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例行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期間回應了有關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島內熱門話題、島內有關人士言論等一系列問題。以下為發布會全文:
新華社記者:昨天(11月14日),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十周年年會在南京開幕。請發言人介紹有關情況。
朱鳳蓮:11月14日,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10周年年會在南京開幕。今年適逢兩岸企業家峰會成立1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首度向峰會年會發來賀信,充分肯定了兩岸企業家峰會為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宣示了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助力台胞台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主張,對峰會廣泛團結兩岸企業界、工商界,為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增進同胞福祉、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新貢獻提出殷切期盼。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年會開幕式,宣讀習近平總書記賀信並致辭。王滬寧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台胞台企在大陸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大陸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台胞台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希望廣大台胞台企堅定信心、乘時乘勢,在大陸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發展更好、收穫更多,為壯大中華民族經濟進一步貢獻力量。希望兩岸同胞走親走近、擴大交流合作、深化融合發展,以交流促理解、以交流促融合,不斷開創兩岸融合發展新局面。
本次年會主題是“新格局中融合發展與高質量發展”,800多位峰會雙方會員、兩岸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參加年會各項活動。八個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圍繞年會主題,就兩岸企業與產業如何把握新發展格局、推動台企融入大陸內需市場、深化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本次年會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嘉賓踴躍參會,交流氣氛熱烈,充分展現出兩岸企業界加強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強烈願望。我們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支持峰會團結兩岸企業家,攜手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再立新功。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9月27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專題會議在福州召開。請問各地各部門有哪些落實進展情況?
朱鳳蓮:《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發布之後,有關部門主動作為,提出創新舉措,加強政策支持,福建省強化主體責任,建立協同落實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共同推動《意見》各項任務舉措落地見效。
近日,國家移民局出台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於2024年1月1日起實施,進一步促進閩台人員往來、便利台胞在閩居住生活,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相關部門也正在研究貫徹落實《意見》的政策措施,將盡快出台具體舉措。
福建省高度重視《意見》貫徹落實,近期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第一批惠及台胞台企的政策措施,讓廣大台灣同胞共享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利好。據瞭解,福建省擬在便利台胞往來和生活、深化閩台經貿合作、鼓勵台胞就業創業、推進涉台法治建設等領域出台一批政策措施。尤其突出進一步為台灣同胞登陸第一家園提供出入境辦證等便利,尋親謁祖提供幫助,允許申報“福建老字號”、擴大職業技能資格直接采認、加強涉台文物保護等方面,制定細化舉措。有關情況請關注福建省近期將召開的新聞發布會。
人民政協報記者:我們注意到,廣東、四川和江西等省近期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請發言人介紹有關情況。謝謝。
朱鳳蓮: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由海峽兩岸交流中心和台灣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交流融合月在廣東深圳舉辦。該活動以“融合兩岸,共創未來”為主題,著力挖掘兩岸共同文化記憶,著眼台灣青年就業創業發展需求,促進深台交流合作與粵台經濟社會文化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情誼。活動劃分為“青年融合”、“基層融合”、“經濟融合”、“文化融合”、“體育融合”、“媒體融合”六大板塊,包括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海峽兩岸暨港澳無人機航拍創作大賽頒獎典禮、電競聯賽總決賽、帆船賽、自行車騎行賽、台灣創藝生活節、台灣高校師生嘉年華、台青創客論壇、台商大講堂和法律知識講座以及兩岸青年交友聯誼、兩岸基層民眾民俗文化交流、台灣農特產品展銷等30餘項系列交流活動。活動邀請島內2000多名青年、宮廟負責人、工商界、媒體界等代表人士,以及在深台商台胞台青萬餘人參加活動,是年底前在大陸舉辦的最大規模兩岸交流活動。
融合月期間,深圳市台辦以深圳拓荒牛為原型,設計了一套八頭小牛的盲盒,代表深圳七項重要的兩岸交流活動。我拆一個給大家看看(現場拆盲盒),這是一個騎自行車的小牛,代表“光明杯”海峽兩岸暨港澳自行車騎行賽。還有幾個盲盒,一會記者朋友們一起來拆開看看。這套八頭小牛盲盒剛剛誕生不久,還沒有名字,深圳市台辦已經啟動向社會征名活動,歡迎大家關注深圳市台辦微信公眾號“深台第一站”參與征名。
11月7日至9日,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在江西贛州龍南舉辦。來自全球各地的200多個客屬社(僑)團及客屬人士代表、知名企業家等約2500名嘉賓共襄盛會,包括來自島內11個客屬社團約300位台胞。期間舉辦客家文化學術交流會、客家青年發展大會、首屆客家民俗文化藝術節等系列活動,增進了兩岸客家鄉親感情,促進了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
第七屆海峽兩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動,11月7日在四川綿陽江油舉辦,海峽兩岸和香港、澳門的哪吒宮廟代表、信眾,哪吒民俗文化專家學者及道教界、企業界人士等200餘人參加。活動以“尋哪吒祖庭根脈 結兩岸人文情誼”為主題,依托江油李白故里、哪吒祖庭等文化資源,通過民俗文化交流活動搭建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海峽衛視記者:台交通部門日前宣布預計在2024年3月開放台灣團客赴大陸旅遊,台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隨後予以否認,稱並未確定明年一定會開放,只是有這樣的規劃方向,對此發言人如何評論?
朱鳳蓮:民進黨當局禁止島內旅行社經營赴大陸團隊游業務,至今已經超過3年半。大家應該還記得,今年8月下旬,台陸委會曾發布一個所謂“規劃”,當時聲稱恢復台灣旅行社組團赴大陸游業務,旅遊業界需有一個月準備期。現在兩個多月過去了,民進黨當局仍然沒有解除禁令。或許有人說,當時陸委會是說有條件開放。那麼請問,現在所謂的條件有變化嗎?如果沒變化,為什麼又說最晚明年3月能開放?如果能開放,為什麼還要讓島內旅遊業者再等5個月?由此可見,不管是所謂“條件”,還是開放的時機,民進黨當局始終都在政治算計,始終都在漠視旅遊業界和民眾呼聲和利益。
福建廣電台海時刻新媒體記者:近日賴清德受訪時稱,如果他當選兩岸發生戰爭的幾率是最低的,因為他最有能力守護台灣的安全。而兩岸專家學者指出,賴此言不合邏輯,十分可笑,目的是為混淆視聽,騙取選票。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台獨”意味著戰爭。一個“台獨工作者”說這種話,大家能信嗎?“台獨工作者”就是戰爭製造者。講這種連自己都不信的謊話,是典型的無賴。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海峽兩岸》欄目記者:日前上海進博會成功舉辦,請問發言人進博會給台商台企帶來哪些機遇?謝謝。
朱鳳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自2018年首次舉辦以來,至今已舉辦六屆,是一個買全球、賣全球、惠全球的重要平台。我們積極回應島內工商界訴求,為其參展提供協助和便利。參與本屆進博會的台灣地區企業,既有連續參展企業,也有新參展企業,展區面積近1800平方米,涉及領域廣、規模化程度高、產品質量好。相關參展台商表示,島內業界十分看好大陸內需市場巨大潛力,希望通過進博會等平台,展示企業產品、擴大品牌影響、獲得更多商機,實現企業更好發展。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據瞭解,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將在福建廈門舉辦。請發言人介紹有關籌備情況。
朱鳳蓮:11月30日至12月2日,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將在福建廈門舉行,花卉展區設在福建漳州東南花都花博園。博覽會由農業農村部、國務院台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共同主辦,旨在全面展示兩岸農業農村交流合作成果,深入交流共同推進鄉村振興成果,宣傳推介兩岸優質特色農產品,拓展兩岸民間溝通對話渠道。
博覽會以“兩岸情濃 融合發展”為主題,將邀請兩岸各界人士、涉農企業、社會團體、專家學者等上萬名人士參與。期間將組織海峽兩岸農業融合發展論壇、優質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兩岸農民共慶豐收暨“兩岸味道”集市、“鄉創鄉建 振興有我”兩岸青年交流會等活動。熱忱歡迎台灣業界人士、農民朋友踴躍參加,歡迎兩岸媒體記者關注報導。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GTN記者:根據台媒報導,台所謂的“駐美代表”蕭美琴將返台並擔任賴清德副手,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如果傳言屬實,這兩個人凑成“雙獨組合”“獨上加獨”,對台海形勢意味著什麼,對台灣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意味著什麼,對台灣的前途命運意味著什麼,我想每一位台灣同胞都很清楚。
香港中評社記者:近日台灣世新大學中文系擬停招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此外,民進黨當局還大量縮減課本古文占比,引起廣大非議。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朱鳳蓮:民進黨當局長期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教育,造成很多惡果。世新大學中文系如果停止招生,會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又一惡例,將嚴重影響青年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發展,貽害無窮。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廣記者:10月29日起,武漢直飛高雄客運航線正式恢復,請發言人介紹兩岸直航航線恢復以來的情況。
朱鳳蓮:近期,兩岸航線客流量穩步提升。最近一周(11月5日至11月11日),北京、上海、廈門、成都、深圳、廣州、杭州、南京、重慶、福州、青島、武漢、寧波、鄭州14個城市執飛兩岸航線共580班客運航班,運送旅客84528人次。需要指出的是,兩岸航班、運量雖較疫情期間有所增長,但因航點非常有限,總體上兩岸往來仍有較大不便。兩岸直航航點全面復航有利於兩岸人員往來、促進交流交往。希望台灣方面順應民意,盡快全面恢復兩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及“小三通”。
深圳衛視記者:蔡英文日前稱,台灣守護自由民主的首要任務就是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島內2024年防務預算較今年增長7.7%,約占台灣生產總值的2.5%。據台媒報導,台軍更是計劃在全台新建15座反艦導彈陣地。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民進黨當局打著“自由”“民主”旗號,揮霍老百姓的血汗錢,一意孤行“以武謀獨”,不惜將台灣變成“武器庫”“炸藥島”,將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這不是守護台灣,而是“賣台”“害台”“毀台”。武器買的越多,給台灣民眾帶來的禍害越大。惟有放棄“台獨”分裂立場,走和平發展道路,台灣才有前途,台灣同胞才能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上海東方衛視記者:本月8日,民進黨當局以所謂“越界”為由查獲1艘大陸漁船,將漁貨全部拋入海中,還將船上13人全部帶回。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台灣有關方面應當尊重兩岸漁民在傳統漁區作業的事實,尊重正常生產作業的大陸漁民權益,停止無端抓扣大陸漁船的做法,保證相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盡速放人放船。
鳳凰衛視記者:第一個問題。中美元首會晤即將舉行,台媒炒作美方會要求大陸不要“介入”台灣選舉。賴清德稱此舉意義重大,美國是要保護台灣的民主制度。台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還稱已掌握大陸“介選”行為。對此有何回應?第二個問題,我們注意到,大陸配偶徐春鶯有意參政,陸委會主委邱太三稱徐春英要放棄大陸“國籍”才能就任。賴清德也稱徐春鶯是共產黨員等,在島內引起很多爭論。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第一個問題,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希望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恪守向中方作出的嚴肅政治承諾,落實好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
第二個問題,陸委會赤裸裸販賣“兩國論”,再度暴露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本性。
中新社記者:上周迎來大陸電商發起的網絡購物節“雙十一”,一如往年也在台灣掀起購物熱潮。有島內網友評價,今年大陸電商平台的購物通道更便利台灣消費者。有大陸專家認為,這說明兩岸經貿關係聯繫緊密,大陸互聯網流行文化及電商網購方式對台灣產生了深刻影響。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雙十一”電商購物節在兩岸掀起購物熱潮,為台灣帶進物美價廉的大陸商品,“買跨境和買本地一樣簡單”的購物體驗受到台灣消費者的充分肯定。大家可以猜一猜,今年台灣民眾買的最多的商品是什麼?是服飾箱包,其中行李箱成為今年台灣消費者的新晉爆款。我們很高興看到,蓬勃發展的大陸電商市場為台灣民眾搭建起便捷實惠的購物通道,也為兩岸物流及相關業態深化合作、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大空間,我們歡迎廣大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共享安全、快捷、便利的在線購物環境,也歡迎買了行李箱的台灣朋友到大陸來線下購物,滿載而歸。
中國台灣網記者:近期各地兩岸經貿交流活動持續熱絡,請發言人介紹有關情況。謝謝。
朱鳳蓮:11月8日,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暨第十四屆中國龍岩投資項目洽談會在福建龍岩舉行。博覽會由商務部批准,國務院台辦、福建省政府指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龍岩市政府承辦。博覽會以“兩岸融合發展、投資龍岩共贏”為主題,設置產業發展、工程和環保機械、專用車和應急裝備、新能源和新材料、台灣機械、智能製造、配件等七大展區,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海峽兩岸及國際近500家企業和機構參展,現場簽約25個產業項目,涉及投資額246億元人民幣。博覽會期間還舉辦了“謀發展·促融合——知名台企龍岩行”活動,幫助台商台企深入瞭解龍岩投資機遇,助力重點項目精準對接,深化閩台融合發展。
11月11日,“漳州創智新城·台海首善家園—漳州台商投資區閩台產業推介暨特色產品專展”活動在北京舉辦。活動通過線下展銷、線上直播、專場交流會等方式,推介台商投資區食品工業、電子家電、日用化學品等閩台產業及特色產品,助力園區台資企業拓展內需市場,擴大產品銷路。
11月14日至16日,第十七屆台商論壇在江蘇淮安舉行。論壇以“融入內外雙循環 共建台資示範區”為主題,舉辦開幕式、主論壇,以及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線路板產業發展趨勢、“內銷拓展 共同成長”等分論壇,積極探討兩岸產業合作模式,協助台企台商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更大力度拓展內銷市場,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融合發展。
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據台媒報導,韓國瑜日前表示,他有朋友的移民公司業績今年成長了三倍,因為很多人害怕打仗。請問發言人對此如何評論?
朱鳳蓮: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持續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把台灣一步步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嚴重損害台灣同胞利益福祉,嚴重危及台灣的前途命運,許多台灣同胞對此深感憂慮,作出相應選擇,我們完全理解。
當前兩岸關係處於重要關口。希望廣大台灣同胞看清大勢,認清利害,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從而更好維護自身利益福祉。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中國新聞》記者:日前國台辦領導在南寧會見台灣蘇清泉和黃一成一行時表示,將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為台灣石斑魚等農產品的輸入大陸提供幫助。請這個有什麼進展?
朱鳳蓮:由於檢出禁用藥物和藥物超標,海關總署於2022年6月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一段時間以來,島內石斑魚業者通過多種渠道表示,願意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產品品質,確保輸往大陸石斑魚安全。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中華華夏農經協會理事長蘇清泉以及台灣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積極指導島內業者進行整改,帶領島內業者來大陸參訪,表達了關於石斑魚輸入大陸的強烈願望。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高度重視島內農漁業者的訴求,在其整改合格的基礎上,將為台灣石斑魚等農漁產品輸入大陸提供更多幫助。
台灣聯合報記者:第一個問題,請問國台辦如何看待島內政黨協商“藍白合”,以及“藍白合”與兩岸和平之間的關係?第二個問題,對於恢復兩岸旅遊,如果台灣方面調整相關措施,大陸方面是否也會同步進行調整?兩岸主管部門有沒有就相關議題進行溝通。謝謝。
朱鳳蓮:第一個問題,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我想強調的是,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台灣主流民意。兩岸同胞應攜起手來,順應歷史大勢,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
第二個問題,關於大陸遊客赴台問題,兩岸關係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榮景才會出現。
台灣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第一個問題,民進黨日前列出所謂大陸“介選招數”,包括大陸公布對台政策意見,出台10項出入境政策等等,並聲稱台企聯配合大陸進行“統戰”活動。昨天台企聯會長回應表示,不要一到選舉就“抹紅”台商、“潑臟水”。請問國台辦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現在是台灣番荔枝盛產的季節,島內農民非常期盼番荔枝能重新輸入大陸,台東縣長饒慶鈴日前到北京參訪時就番荔枝輸入大陸進行協商。請問目前有什麼進度?
朱鳳蓮:第一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民進黨這些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招術可以休矣。我們倒是要提醒,一到選舉,選舉一到,民進黨就會加緊使出各種“奧步”謀取選舉利益,這一點廣大台灣同胞看得很清楚的。
第二個問題,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願意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上,同台灣有關方面共同努力,加強交流合作,深化融合發展,增進台灣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利益福祉。
關於台灣地區番荔枝輸入大陸,我們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同中國國民黨、台東縣等方面保持溝通,深入瞭解台灣相關民眾、企業的訴求,積極有序推進番荔枝包裝廠和果園註冊審核工作,為番荔枝輸入大陸做好準備,既讓台灣基層民眾和業者獲得實惠,也讓大陸民眾品嘗到台灣優質水果。
台灣《中國時報》記者: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日前呼籲大陸給予台商“內資待遇”,提高惠台措施成效,也提出希望鞏固ECFA合作框架協議,繼續追求互利共贏。我們同時看到,之前大陸方面表示將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對此有何回應?
朱鳳蓮:我們正在持續完善增進台灣同胞利益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落實同等待遇,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廣大台商台企在大陸更好更快發展。
關於ECFA,我們看到島內有很多討論。比如有人指出,若ECFA早收清單取消,島內石化、工具機業、鋼鐵業將受到很大衝擊。不可否認的一點,ECFA自生效實施以來,給兩岸業界特別是台灣相關業界和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遺憾的是,民進黨當局上台以來,一方面對ECFA的好處“概括承受”,表示不希望終止ECFA,一方面又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阻撓破壞兩岸經濟的正常交流合作,妄圖在經濟上與大陸“脫鈎斷鏈”。正是這種兩面、雙標的做法,導致ECFA實施面臨不確定性,直接損害廣大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
廣大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要得到保障和增進,關鍵在於台灣同胞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和看台海新媒體記者:近期,台胞在接受採訪時對當前島內政局發展表示擔憂。還有台商表示,民進黨當局執政之下民不聊生,發展停滯。我們注意到島內近期公布的對民進黨“十大民怨議題”,其中“缺蛋與進口蛋爭議”排第一位。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朱鳳蓮:民進黨上台以來,“蛋荒”不止一次出現,甚至上演進口“毒雞蛋”、“洗產地”等鬧劇。出現這些問題,充分說明民進黨當局從未真正考慮台灣民眾福祉,更沒有能力解決好民生問題。
人民日報記者:“台海通道研討25周年”紀念活動日前在廈門舉行。請發言人介紹有關情況。
朱鳳蓮:11月10日,“台海通道研討25周年”紀念活動在廈門舉行。活動由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福建省交流學會、福建省地質學會、閩台交流協會以及台灣有關協會等兩岸民間機構共同主辦。兩岸長期從事台海通道研究的專家學者等140餘人參加。
座談會上,與會嘉賓圍繞台海通道前期規劃的相關課題工作進展和成果,綜合立體交通規劃、橋隧工程技術突破、建設管理和運營模式等相關內容進行座談交流,回顧總結了25年來台海通道研究取得的重要經驗和成果,以研促融、以通促融,進一步提高兩岸學術交流的層次和水平。與會嘉賓還實地參觀考察了有關項目建設情況。
此次紀念活動的舉辦是積極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指導精神,順應金門、馬祖民眾民生訴求,深化榕馬、廈金“同城生活圈”和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必將為進一步推動台海通道研究及項目建設、推動台海通道這一宏偉構想變成現實打下更加堅實基礎。
上海東方衛視記者:據外媒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近期批准向台灣提供8000萬美元的軍事融資。島內媒體炒作這筆預算是美國近40年來首度“用納稅人的錢軍援台灣”。對此,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李德維表示台灣希望的是和平而不是戰爭。請問國台辦如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台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堅決反對美向台提供武器。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無論冠以“軍援”還是“融資”,或者其他什麼名義,對台灣民眾來說都是把戰火引向台灣的“外債”。民進黨當局執意勾連外部勢力妄圖“以武謀獨”,只會將台灣推向兵凶戰危險境,給台灣同胞帶來深重禍害。
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