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台企助力~慶雲番茄由滯銷變暢銷

  【本報訊】近日,遼寧開原大潤發西紅柿銷售區懸掛的“來自家鄉的味道,產自慶雲的西紅柿”標語醒目而溫暖。“今天早上我8點就開始摘果,別提多興奮了。第一筆貨款到手,我的春天才算真正到來。”提到西紅柿由滯銷變暢銷,慶雲堡鎮南花樓村農戶王森林樂不攏嘴。

  據陸媒報導:南花樓村在2012年集中發展了400多棟大棚,其中有200棟大棚都在春茬種植草莓柿子、口感西紅柿等多個品種。按照一棟大棚一畝地面積計算,一茬西紅柿一棚產量就有1萬斤,200個大棚就是200萬斤。進入3月中旬,西紅柿開始成熟,本來是件春收喜悅的事,卻因疫情原因斷了北面銷售渠道。眼看著,西紅柿大批量上市,王森林坐不住了,急得火燒眉毛。“要是這麼好的果爛在地裡了,真讓人心疼啊。” 

  3月26日中午,鐵嶺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閆冬蕾像往常一樣到開原市督導疫情防控落實情況,當她了解到慶雲堡鎮西紅柿滯銷的情況後,第一時間深入農戶,走進大棚調研。望著眼前愁眉不展的農民和眼看就要腐爛的成堆西紅柿,讓這位從農村走出來的統戰部部長感到既著急又心疼。她隨即指派市台辦具體負責對接事宜。

  “這柿子口感好,我相中了”……開原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店總經理曲春月了解到農戶西紅柿滯銷情況後,她立馬放下手中的活,前往慶雲堡鎮實地考察。為了讓農戶早受益,西紅柿提前上架,她第一時間與遼寧區採購經理在大棚裡視頻連線,詳細介紹品質、產量等信息。按照公司管理規定,由總部負責採購進貨,集中在沈陽分配運輸往東北地區51家商超。“一方面基於疫情因素考慮,另一方面踐行企業社會擔當。經商議,這一次採購減少了原本的固定採購流程,開辟綠色通道,將農戶家農產品直接運送到商超,全力助農增收。”曲春月說。

  經過多方努力,4月3日,南花樓村農戶王森林家順利向開原大潤發銷售首批610斤西紅柿,價格為每斤6元。當場便收到3660元貨款。“我們準備與慶雲堡鎮簽訂合作協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今後,商超也會將目光聚焦到本地農產品上,挖掘更多優質農產品,支持家鄉產業發展。”曲春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