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21兩岸大陳鄉情文化節」活動,於10月26日晚上在椒江隆重舉行。有100余名臺胞台屬相聚一堂,共聽鄉音,共敘鄉情。文化節上,兩岸書法家互贈書法作品,由3名書法家共同題寫的《海峽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親》、《龍的傳人》組成了一幅5米長卷。
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大使徐建君:臺灣同胞祖宗都是在大陸,他的祖祖輩輩都是大陸的,血緣親情都是有這麼一個脈絡在,所以這樣的活動對當下特別有意義,聯絡上感情了,血脈都融入到一塊。
兩岸情結和鄉情割不斷.大陳島成為“思歸之島”
據瞭解,兩岸大陳鄉情文化節自2015年以來連續舉辦至今,為兩岸大陳同胞和各界臺胞回顧歷史、暢敘親情、品味文化、共謀發展提供交流和合作平臺。六年的攜手同行,“兩岸大陳鄉情文化節”通過一系列主題活動,促成了一批文化、經貿、鄉村振興等合作成果落實落地,大陳島也成功創成“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活動中,台州市台商協會會長吳發彬表示:剛剛看到視頻的簡介,哇,原來臺灣這麼多的大陳同胞。其實追溯起來,我們臺灣的同胞都是來自于大陸各個地方,所以這兩岸的情結和鄉情是割不斷的。
在鄉情的牽引下,大陳島已成為了承載兩岸同胞共同記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思歸之島”。 10月27日上午,100余名臺胞乘坐輪渡,登上大陳島,欣賞旖旎的大陳風光,參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臺灣資深媒體人郭冠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他說:我夢裡回大陳至少千百次,這是我第一次來大陳,尤其是這一段,非常好的。
各界臺胞加入“回鄉”之旅.血脈傳承、鄉情延續掀開新的篇章
大陳島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20世紀50年代,約1.5萬名大陳島居民遷至臺灣各地,發展到如今的近15萬人。而在大陳島墾荒精神的指引下,當年滿目瘡痍的小島也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康的大陳”,現在正在向著“現代化的大陳”闊步前行。越來越多的大陳臺胞,以及各界臺胞也紛紛加入“回鄉”之旅,到台州開展文化交流、商務合作、金融投資等,共同促進兩地融合發展。此次兩岸大陳鄉情文化節,再一次印證並昇華兩岸一家親的濃濃深情,為兩地的血脈傳承、鄉情延續掀開新的篇章。臺灣法學碩士律師張宸浩說:很開心,這裡風景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