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兩岸和平賴知識份子力挽狂瀾

  【本報訊】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在7月29日的「2021年兩岸關係研討會】致辭表示,兩岸要走向和平或戰爭,我們已面臨關鍵時刻的道路與選擇!台灣地小、資源有限,2300萬人的生命財產經不起主政者任何錯估形勢的誤判,更不容許政客的權力私心與民粹操弄,讓兩岸再度發生骨肉相殘的悲劇。愈是阢隉迷茫的時代,愈需要知識份子力挽狂瀾的智慧與勇氣!因為,唯有智者才有破除迷障、粉碎仇恨、走出困局的見解與能力,也唯有勇者才能不畏強權、無懼民粹,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堅強意志!

  洪秀柱表示,在兩岸關係低迷之際,兩岸學術界的交流多了一些障礙,加上防疫的諸多不便,今天還能聚在一起、或透過網路舉辦這場研討會,殊為可貴。所謂“雞鳴不已於風雨”,當兩岸愈是艱難的時刻,知識份子無懼民粹、秉持良知、並能發揮道德勇氣,堅持不媚俗、講真話,可說至為重要。“期許各位兩岸專家,即使身處價值混淆的時代,仍能一本初心,以學者的專業學識,為兩岸關係擘劃出一條兩岸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

  洪秀柱說,兩岸分隔七十多年,滄海桑田,風雲變幻,令人感慨萬千。簡言之,兩岸自1987年開啟交流大門以來,雙方從破冰融冰、春暖花開、邁向融合,一步一腳印立下里程碑。無奈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驟變,期間的起伏演變,各位知之甚詳,不再贅言。而今兩岸關係之所以走到兵凶戰危的邊緣,就是因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台獨氣焰高漲,加以一連串去“中國化”,且自甘淪為西方勢力“抗中”的籌碼,致使兩岸對立升高,敵意日深,台海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身為憂國憂民的知識份子,尤其是兩岸問題的專家們,怎能不深感憂心與痛心?!

  洪秀柱表示,兩岸學術機構的交流可說是兩岸交流的重心之一。遺憾的是,民進黨對兩岸教育和學術交流的打壓、阻擾,將意識形態凌駕學術與教育之上,使得台灣學術界裹足不前,也讓兩岸年輕世代失去更多相互認識、彼此學習的機會,這種現象實在是台灣學術界及兩岸關係的一大損失。

  洪秀柱說,兩岸關係這幾年由民進黨的所作所為,證明奉行“台獨”黨綱、堅持分離意識,將會為台灣人民招來禍害與不幸!明知“台獨”之路不可行,但民進黨卻抱著僥倖之心,執意與大陸切割、製造“獨立”的假象,卻毫不在乎如此背離歷史發展、違背兩岸正軌,不僅會讓台灣失去與大陸攜手共創榮景的大好機會,更可能把台灣推向地動山搖的毀滅之境!

  洪秀柱坦言,近年來,台灣多方面在民進黨執政下停滯不前、亂象叢生。反觀中國大陸無論從經濟、科技、資訊、國防、教育到各種基礎建設,可說快速起飛與進步!相較百年前那個被列強侵略、積弱不振的中國,如今大陸已逐步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夢想,整體國力呈現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今日的中華民族正處於百年來難得的機遇。而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10周年,也讓我們想起,2016年,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的紀念大會在北京盛大舉辦時,習總書記在致詞中提到要“學習繼承孫中山先生的精神,做孫中山先生堅定的支持者、忠實的繼承者,更要完成他的未竟事業。”事實上,這些年來,大陸也正在逐步實踐孫中山先生當年的建國理想。“我們身為國父思想的忠實信徒,眼見兩岸幾十年來,在建設發展及各項實力的此消彼漲,能不慚愧嗎?”

  洪秀柱指出,兩岸關係攸關台灣的福禍安危,台灣的前途更與中華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如果台灣能放下意識形態的對立,認同“九二共識”,讓兩岸回到和平發展的正軌,以和為貴,以人民的福祉為先,追求兩岸雙贏,相信台灣必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獲取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並能享受兩岸一家、共創榮景的美好果實。

  洪秀柱表示,中國大陸的崛起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台灣到底要選擇參與其中,隨著大陸的發展水漲船高,還是寧可成為局外人與缺席者、甚至甘為西方強權制衡中國的工具,成為民族復興的絆腳石?要知道,無止盡的爭鬥耗損,“棋子”終會成為“棄子”的!如今,兩岸要走向和平或戰爭,我們已面臨關鍵時刻的道路與選擇!台灣地小、資源有限,2300萬人的生命財產經不起主政者任何錯估形勢的誤判,更不容許政客的權力私心與民粹操弄,讓兩岸再度發生骨肉相殘的悲劇。

  “在這個兩岸瀰漫衝突與不安的時刻,如何為兩岸和平與民族復興提出適切的指引與論述,已成為研究兩岸關係學者的首要課題,以及無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洪秀柱認為,愈是阢隉迷茫的時代,愈需要知識份子力挽狂瀾的智慧與勇氣!因為,唯有智者才有破除迷障、粉碎仇恨、走出困局的見解與能力,也唯有勇者才能不畏強權、無懼民粹,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堅強意志!兩岸關係如何撥雲見日,轉危為安,期待各位專家殫精竭慮、提出良策,尤其,如何彌平兩岸的鴻溝,駁斥台獨逆流,撥亂反正,為兩岸終結仇恨,邁向和平統一,開創兩岸共榮的新世紀,不僅攸關台灣的生存發展,更是中華民族復興再起、在世界昂然挺立的關鍵與契機! 

  洪秀柱說,所謂“千夫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期盼各位與會的學者專家皆能成為兩岸逆流中的中流砥柱與諤諤之士,行公義、好憐憫、以兩岸榮枯興亡為己任,堅持兩岸和平的信念,絕不改變!“最後祈願兩岸世代無爭、遠離戰火、走向和平統一的美好結局!則國家幸甚、民族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