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中評社9日報導,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下午搭機前往大陸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出發前在桃園機場受訪提到,除了受到疫情影響交流,臺灣這些年來的教育“去中國化”等措施,也讓兩岸青年越來越遠,令人憂心。
洪秀柱下午搭機前往大陸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將於10月13日在浙江杭州舉行。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將應邀出席論壇。洪秀柱此行僅帶幾位基金會幕僚同行,9日抵達浙江後,依大陸官方規定先檢查並隔離2天,確定沒問題後,12日參加論壇舉辦方所設的晚宴,13日參加論壇開幕式,14日返台,之後要按規定接受14天居家檢疫。
出發前,洪秀柱在機場受訪,被問到此行要帶哪些訊息過去?前兩屆都率領上百位年輕人出席青年論壇,這次人數變少?
洪秀柱說,這次純粹去參加活動,沒有替誰傳達什麼事情,但是目前兩岸情境這麼嚴峻,確實對年輕人未來感到憂心,會把我們對年輕人的各種想法,以及對下一代年輕人的期許,在會議上有所表示。
她解釋,這次跟前兩屆青年論壇,完全不一樣,前兩次我們都帶了將近兩百位的青年學生跟社會青年一起去,是非常好的交流,今年除了疫情之外,大家也可以很清楚知道兩岸的關係,以及臺灣目前內部的“狀況”,可能也不方便,甚至可能造成年輕人跟學校學生困擾,這次很簡單,幾個幕僚去,但是我們在對岸台商的孩子,在大陸念書以及就業的青年,也會來參加。
媒體問到,目前兩岸關係比較緊張,會擔心兩岸年輕人愈走愈遠?
洪秀柱解釋,長期以來,教改的“去中國化”等措施,言談之中,跟對岸講些話實在不太中聽,難免引起對方的反彈,所謂“相罵無好”,在網路世界,你一句我一句,越扯越遠,越吵越凶,這些年來的教育“去中國化”,讓臺灣的年輕學子,對於大陸的距離,因為受的教育不一樣,沒有親切感和和認同感,兩岸青年就越來越遠了,讓我們更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