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記者沒去過西藏墨脫之前,真的無法想像守衛邊疆的軍人付出有多大,實際上,墨脫軍人的艱辛程度;鑽密林、攀絕壁、過塌方,淌冰河、喝溪水、啃乾糧,甚至住狗熊窩……。
到墨脫,時刻直接面對螞蟥、毒蜂、毒蛇的襲擊,又要忍受飢餓、缺氧、嚴寒的困擾,為此,許多人說那是一個你走一趟就能銘記一生的地方。
墨脫的螞蟥主要有三種:旱螞蟥、水螞蟥、寄生螞蟥,這些“吸血鬼”潛伏在,巡邏路上的各個角落,他們訓練有素,伺機從四面八方發起“突襲”,吸附在人體表面貪婪地吸食血液。
為了對付螞蟥,駐守在墨脫的軍人巡邏出發前,都會將自己層層“包紮”,穿著長筒足球襪,打著八路軍式的綁腿,用透明膠帶把袖口、褲腳口粘得嚴嚴實實,用驅蚊水在身上噴了一遍又一遍,可“吸血鬼”的一路襲擾,依然會讓他們傷痕累累。
有人統計過,一次巡邏下來,每個軍人至少要被50多條螞蟥叮咬,路途艱辛,加上防止螞蟥叮咬的保護措施,每次巡邏歸來,墨脫軍人的雙腳,磨得掉皮、泡得發脹。
或許很多人這一輩子都沒想過,有一天螞蟥會成為軍人的“敵人”。其實,墨脫軍人的“敵人”,最危險的並不是來自螞蟥,而是來自那堪稱“中國最後的祕境”,的自然環境,墨脫,又名“白瑪崗”。
藏語意為“隱秘的蓮花”,地處西藏東南部,境內群峰爭雄,林海莽莽,瀑布飛流,江河奔騰,有戰友說——在這個地方巡邏,就跟“玩命”差不多。莽莽原始森林中,植被生長速度快,上次走的路又被覆蓋,墨脫軍人須邊開路、邊前行,而且需要負重30公斤,在那神秘的原始森林裡鑽來爬去,墨脫地質災害頻發。在這個地方,連“軍犬”都有可能變得“不勇敢”,當面臨“軍犬”都不敢前行的塌方區,墨脫軍人只能踩著濕滑的樹幹謹慎通過。
如果記者告訴你,墨脫的夏天,依然有皚皚的白雪,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相信,但事實就是當地的高海拔地域。至今仍然被積雪覆蓋,墨脫軍人只有頂著嚴寒缺氧,手腳並用地爬過雪山,連降大雨,簡易木橋被沖毀,他們唯有激流中探路,看著他們的身影,都感到提心吊膽,若是河水暴漲,他們就要滑著溜索過河,萬般艱難,依然樂觀,有人調侃——頗有“一葦渡江”的味道。
巡邏途中,沼澤遍布,稍不小心,就會深陷其中,橫渡峽谷、途徑沼澤,這條路上,墨脫軍人與死神一路相伴,也一路與死神對抗,墨脫的巡邏路直線距離,大都不超過40公里,可沿途的海拔,跌宕起伏於500米到5000米,需翻越海拔4700米的多雄拉雪山,要穿越螞蟥、毒蚊、毒蛇肆虐的原始森林,還得跨過40多條急流飛瀑,更要攀爬20多處懸崖絕壁,路途耗時普遍是10來天,墨脫的這條路。
存在於“中國最後的祕境”裡,浸滿了戍邊官兵的青春血液,有數十名年輕官兵的生命,在這里永遠定格。其實,不止是墨脫,在西藏,在這個西南偏南的地方,那裡的軍人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比如這種撕裂的“灼傷”,讓那些二三十歲的年輕軍人立馬老了十多歲,未曾親歷,真的難以想像他們經歷了什麼?
比如來自駐西藏某部,是他們進入無人區巡邏前後的照片,這樣的反差,這一臉的滄桑,折射出他們吃了多少苦,看著想流淚。再比如這些在西藏阿里軍分區,90後邊防戰士的手,這一雙雙嚴重皸裂、粗糙無比的手,看得人心酸、心痛,看看他們吃的苦受的累,你還會抱怨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好嗎?你還會為一點小挫折悲傷不已嗎?
雖然氧氣吃不飽,風雪常襲擾,但他們依然發自內心地笑著,因為他們有著常人,難以擁有的堅強樂觀,西藏的軍人就是這樣,不管再苦再險,在邊境線上,軍人的心裡總是充滿自豪。
記者發現在西藏墨脫,每位軍人想的最多的,不是所承擔的風險、所面臨的挑戰,而是絕不把領土守小了、絕不把主權守丟了。
資料來源/人民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