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學第25屆學術研討會~開放徵稿

  【本報訊】從2001-2020年的「澎湖研究」,發展至2021-2024的「澎湖學」,屬於澎湖人的地方研究學問,近年著重於學術制度之落實,並在議程規劃上求新、求變、求進步,竭力建構更加系統性、全面性的研究成果。澎湖學作為臺灣學的一支,研究豐碩且具有特色,至今仍有方興未艾之勢。為求於此一態勢下再度開拓格局,2025年(本屆)的「澎湖學」將聚焦於以鄉、村為地理範圍的支學,開啟人人都有表述地方集體記憶與共同歷史的機會,為自己發聲、為地方書寫,保留相對豐富的史料,鞏固澎湖學的基礎工作。

  承上述,除村里史寫作的專題討論,本屆研討會另聚焦於家族史、族群遷徙與聚落文化、墓區變遷與墓葬文化等項之論述,並綜合探討地方學在地實踐等相關議題,以期將建構澎湖學地方知識系統的量能,轉移至轉譯、詮釋地方知識,形成更具行動、實踐意義的學術研究,觸發居民有意識的面對在地議題、繼承傳統,並從中辯證,進而形塑自身的風格與特色,讓地方學專業研究和凝聚認同的雙重使命,得到充分實踐。

  本屆研討會係以「2025澎湖學第25屆學術研討會-島嶼社會文化的在地實踐」為主題,徵稿範圍說明如下:

  一、論文發表徵稿子題:

    1、探析村里史與家族史。

    2、族群遷徙與聚落文化。

    3、墓區變遷與墓葬文化。

    4、地方學作為在地實踐。

    論文發表摘要以中文或英文為限,字數以1,200字內為原則(含a.研究背景、b.研究目的、c.研究方法、d.研究發現、e.研究結論、f.關鍵字3-5個)。

  二、村里史寫作徵稿子題:另,有關村里史的部份,將不限於上述學術論文形式,得採類似報導文學的文體,透過史料、文獻等蒐集與研究,綜合運用訪談、田調的資料,並輔以照片、圖片、表格、地圖等,亦鼓勵於簡報時以語音、影像作為表述的一環。希冀透過多元、多樣的論述方式,讓社會大眾更深入地了解澎湖村里史的各個面向,豐富地方史料,積累地方學研究成果。

  村里史撰寫人必須以敘事呈現事實,並謹慎考證內容之真實性。徵稿子題廣泛,請參閱<徵稿辦法>相關內容。

  研討會即日起開放徵稿,歡迎各界賢達踴躍於本(114)年5月29日(週四)前,備齊相關資料(詳如徵稿辦法與附件),以電子檔寄至電子信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t投稿。信件主旨請標明「2025澎湖學第25屆學術研討會摘要投稿」,摘要檔名請標明:「第一階段__主題名稱__作者」,以利進行審稿作業。大會將送請相關專家學者進行雙向匿名摘要審查,並於6月12日(四)以電子郵件通知審查結果。

  活動相關問題請洽澎湖縣縣政府文化局博物館科06-9210405分機6412(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