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宮飼養類海龜將捐贈縣府全權處理

  【本報訊】西嶼竹灣村大義宮所飼養的保育類海龜將全數捐贈給縣府,讓外界抨擊不斷的風波平息,而縣府農漁局也決定在評估野訓生存能力無虞後,再進行野放;縣府農漁局表示,這是賴峰偉縣長因重視保育工作,指示該局持續不斷的與大義宮溝通協調,而獲得的成果。

  農漁局指出,大義宮飼養海龜始於民國59年,當初廟方耆老因不捨被捕獲的海龜被食用或是受傷後活動力低下的海龜死亡,故花重金購入留下飼養,發揚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大愛精神,這也與大義宮建廟宗旨不謀而合,獲當時所有信眾方的支持,且隨著飼養時間增長,全村村民均對所飼養的海龜產生了感情,久而久之也成為全村信徒的信仰及心靈寄託所在。直到民國78年野生動物保育法施行,該宮因為是全國唯一獲准設置飼養海龜的民間單位,在保育意識高漲的今日遂成各界關注焦點。

  又指出,雖然大義宮一再斥資整建及改善飼養環境,但仍於今年6月27日及7月6日來電通報飼養海龜發生死亡情形(6月27日2隻綠蠵龜、7月6日1隻玳瑁海龜),為避免大義宮剩餘海龜再發生狀況,縣府農漁局立即協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將剩餘2隻海龜於7月7日移至該中心調養照護,目前5隻海龜皆於該中心收容,狀況良好。

  農漁局透露,在該局積極努力協調下,終傳出好消息,大義宮管理委員暨監事在多方考量下,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海龜的成長受限及飼養條件已不能滿足等多重因素下,所有委員及監事達成共識,於28日舉行的管理委員會議中,做出將剩餘的5隻海龜捐出,全權交由縣府做後續妥善處理的決議,而縣府目前初步共識為經專業評估後,將以全數野放為目標。

  為此,澎湖縣政府由衷感謝大義宮的決定,後續將由縣府農漁局接手並協請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進行野訓,待時機成熟後將其野放回歸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