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興大學名譽教授、前中興大學文學院長任育才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蔡政府想從根剷除中國化,這是台獨的基本意識,將台灣從中國抽離,而投入到東南亞島國的脈絡中。但台灣一旦去中國化,有如是文化失根,未來只能依附在帝國主義之下,成為附庸國或殖民地的地位。民進黨越搞分離,大陸對台灣的吸引力會越大,從歷史的脈絡中,台獨只是驚鴻一瞥,最終會隨著歷史洪流,消融在廣大的中華文化中。
任育才,山東菏澤鄄城人,香港大學文學博士,曾任台灣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歷史系主任、河南開封大學客座教授、香港珠海書院客座教授、香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研究所兼任教授等。撰有《唐德宗奉天定難及其史料之研究》、《吐蕃與唐朝關係之研究》、《唐史研究論集》、《唐型官學體系之研究》四部專著,另在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任育才表示,蔡政府十二年國教課綱修改,將台灣從中國文化分割出去,認為中國跟台灣是不同的文化個體。推動「去中化」的做法是作繭自縛,天然獨是「台灣意識」包裝加工後的產品,台灣意識確實存在,這是一種區域意識,山東人到北京或自稱自己是山東人,每個人都有本土觀念,人性就是愛護本土,但是蔡政府故意將區域意識上升成國族意識,這就有很深的政治目的。
「台獨」本身就是一種侵略。任育才解釋,台灣跟澎湖在國際上是兩個歷史脈絡。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時,清朝是割讓台灣與澎湖群島給日本,二戰結束,日本也是明文歸還台灣與澎湖,所以台灣跟澎湖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如果台獨勢力要鬧獨立,憑什麼可以決定澎湖、金門與馬祖的命運,這不也是一種侵略者。
任育才告訴中評社,天然獨很難破解,這是生物的天性,被管太久就想要當家作主,所以北愛爾蘭也想脫離英國、魁北克也想脫離加拿大。台灣脫離中國太久、依靠美國太多,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也是戀土的概念,但是想獨立最根本還是要靠實力。
任育才回答,台灣一旦去中化,就沒有自己文化的根,只能依附在帝國主義之下,所以蔡政府這一年一邊疏離中國大陸,一邊努力跟美國、日本靠攏,但是台灣沒有獨立的空間,只有靠美日關愛而沾沾自喜,最終會淪落到附庸國、殖民地的地位。
任育才提到,最近美國參院軍事委員會通過美國軍艦未來可停泊在台灣港口,鎖定就是太平島,目的是為了打破中國在南海的布局。長期以來,帝國主義都是靠侵略、搜刮別人茁壯,只有中國崛起才是自立自強,靠自己富裕起來,這才是中華文化寶貴之處。
任育才強調,民進黨蔡政府越搞分離,大陸對台灣的吸引力會越大。以前大陸窮,中國對台灣的吸引力小,讓台灣靠向美日偏斜,但隨著中國逐漸強大、富有,台灣有很多人想參與中華民族的復興時代。
任育才向中評社說,文化也會歷經生長、成長、茁壯、衰弱、滅亡等過程。美國現在有如是下午一點的太陽,一定會慢慢衰落,中國則是從1840年開始沒落,從1912年再次重生,現在中國如同早上9、10點的太陽,未來會越來越耀眼,吸引力會越來越強,台灣太小,什麼自然獨都沒有辦法抵抗。
任育才認為,近二十年來,台獨意識在台灣看似蓬勃發展,影響力逐漸強大,但是從歷史的脈絡中,台獨意識只是驚鴻一瞥,最終還是會隨著歷史洪流,消融在廣大的中華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