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前,為了抗議屈辱的巴黎和會、為了爭取中國的平等待遇,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掀起思潮澎湃、探索中國未來的「五四運動」。時值今日,台海風雲詭譎,兩岸僵局未解,中、美、日、台群起備戰,狹窄的台灣海峽竟然成為英國「經濟學人」週報封面─「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
如果戰爭能夠弭平紛爭,那麼近千年前九次的十字軍東征(1096─1291年),造成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教文明彼此間的相互仇視,就不會持續至今還難分難解﹗戰爭征伐既然不是化解分歧的良方,如何以和平手段促成彼此間的「心靈相通」,就是當前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兩岸不存在「畏戰」的假命題,「避戰」卻是兩岸執政當局展現高度政治智慧所應有之作為。
當前中美競逐下的國際新變局,看到近期G7會議對台海情勢的關切,以及許多鄉親對台海是否會起戰事感到憂心,讓我這個40多年來(自1978年底迄今)曾參與處理台灣國際事務的政治老兵,更不自覺地為台海和平穩定擔憂,也為年輕朋友的未來擔心。
因此,想要提醒全體台灣人民,國際政治上各國關心考量的永遠是自身利益,1978年、我親身經歷,在毫無預警且我外交、國安系統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美國準備在宣告前兩小時通知與我中華民國斷交、撤軍、廢約。我深刻了解到,美國有美國的利益考量,美國不會為了台灣而犧牲美國人的生命與利益。唯有台灣自己站穩立場,才能捍衛中華民國政府的權益,也才能確保所有台灣鄉親的自身安全與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