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梅縣)、惠州,福建汀州(長汀、龍巖),江西贛州(贛縣),俗稱為客家人聚集生息的客家四州。那麼,為什麼被譽為中國的猶太人的客家人千百年來最為集中生活在這四個核心區域呢,這就和贛江、汀江、梅江、東江四條江河有關。
客家人這種特殊的華夏民族中的漢族的群體,代表了兩晉、唐宋以來漢民族向東南,乃至東南亞、全球的遷移史。目前有定論的是客家人是最早在兩晉今後就開始從中原向江西南部、福建遷移。而江西由於北鄰長江中下游,一條贛江發源於南嶺,穿越整個江西,從而先於湖南洞庭湖流域、湘西山地的開發(後面再講為什麼湖南的開發比江西晚),漢民族由於中原戰亂,自北向南,沿鄱陽湖平原以及贛江流域向南開發,之後,順理成章翻越武夷山脈進入福建沿海。
開發最早的吳越錢塘江下游位於浙北,而浙南由於越族、山越等少數民族的南遷以及山脈阻擋,使得福建的開發與移民都是從江西東北部越過仙霞關入閩。無論是唐末的黃巢,還是近代史上北洋系的孫傳芳(孫傳芳發跡便是從湖北帶兵殺奔並盤踞福建之後)
客家人的客其實是相對於原住民的先入為主,後來者相比來的更早的原住民被稱之為客家。由於中原民族傳統的農耕為生,隨著北方後來移民者的大量到來,贛江北部河流沖積扇和支流谷地已經滿足不了後來者聊以為生。於是南嶺之北,贛江之源頭的贛州成為客家人的第一站。
而翻越西南東北走向的武夷山脈,客家人第二站便是向東向南遷移,向東來到閩西南的汀江谷地,乃至更向東沿海地帶的漳州,更南一點沿汀江順流而下,到達下游梅江、韓江的粵北梅州。向南便是翻越南嶺沿尋烏江向南到達東江腹地,也就是今天廣東客家人的的聚居地河源、惠州。
可以看出,客家人的遷移是從贛州起步,沿贛江源頭的支流,翻越了贛粵之間的分水嶺(南嶺)向南、閩贛之間的分水嶺向東,到達汀江河谷。
從中原遷移來的客家人第一站既然到了贛南,閩西,為什麼不向西到達洞庭湖的湖湘湖南呢?其實,湖廣填四川,江西填湖廣。湖南最早的漢族農耕移民便是從江西遷移過去的。江西人直到現在被稱為老表,其實便是最早湖南等移民稱呼江西人的。毛澤東的祖居地便是在今天江西上饒和浙江衢州交界的江山縣。也就是生於江山的毛人鳳和毛澤東是一個族譜的。
在前期從江西移民到湖南,乃至又在明末移民到四川盆地的漢族移民裡也有少量客家群體,這也組成了今天四川盆地、川鄂湘、川黔交界地的客家人。這也解釋了生於廣州梅州的葉劍英和生於四川盆地儀隴縣的朱德為什麼都是客家人。
但為什麼大量的客家人還是向南進發,沿東江走到了珠江三角洲,更遠的甚至走到了廣西西江沿岸。這裡的客家群體後來組成了洪秀全天平天國的一隻主力。一個可以解釋的原因是,相比粵北,湖南尤其是湘西多山並不適合農耕。而且湘西多苗族、瑤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今天,湖南西南部很多地名都有洞、溪這個詞,湖南大姓的文姓、向姓居民等其實都有少數民族血統。這些都增加了客家人移民湘黔地區的難度。而相比閩西南、粵北,吳越乃至兩晉以來,原有的越族(閩越、山越)已經被逐漸被逼南遷。某種程度上,相比遷移湖湘,在閩西粵北的阻力要小的多。
贛江南源的各個支流(章江、貢江),閩粵交界的汀江-梅江-韓江沿線,粵北東江,這些大河的河谷地帶正適合客家人的農耕。相比,在少數民族地區每日爭鬥的殘酷(由於生產方式的不同,漢族與少數民族對土地的爭奪是你死我活的),客家人在後者地區的唯一威脅只是產生在和原住民之間的矛盾。當同是農耕的漢族,即便經歷過上百年的土客械鬥,最終還是會產出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容忍的生存範圍。今天,閩西南永定等地多土樓、珠江三角洲台山等地多碉樓,均是客家人防衛自保的明證。
為了生存自保,客家人千百年來從居住等生活方式上便更注重紀律性、互助性。直到今天,在梅州惠州地區,從當地民居每個家族的佈局裡還能感受到這種次序感。相比北方居民,南方客家人的族譜、祠堂等宗族觀依然存在。在客家人的群體裡,經常可以看到,宗族對相對貧寒的家族子弟在求學入仕過程中進行資助的現象。更抱團,共進退,自成體系,正是這些特徵,所以,從明代起,贛南閩西粵北三省交界地帶便是民風強悍的三不管地帶。由於閩東近海,有鹽鐵之利。贛南在明代中葉後幾乎成為朝廷頭疼的所在。最終還是一代聖人王陽明撫平了贛南之亂。
但在接下來的歷史長河裡。但凡重大歷史事件總有客家人的影子。洪洋的太平天國里粵桂的客家人是一支主力。有統計稱,在現代國共兩黨的高級軍政人員中客家人有幾千人。有興趣者,可以查一查1949年共產黨建政後開國將領裡客家人的佔比。
無論何處的客家人其食譜裡,總能有豆腐等體現農耕特色的食物門類。由於存在對土地相對富饒河谷平原、三角洲等土地的渴求域依賴,客家人在遷移中需要不斷和原住民爭鬥,甚至到清末近代,珠江三角洲的台山、恩平等地依然存在百年的土客械鬥,甚至最後需要官府出來收場。對械鬥的厭倦,這也成為了大量客家人近代去海外去東南亞、甚至去美國當豬仔的一個原因。但這也造成了今天客家人堅韌,善於創業、經商的性格。
大河彎彎,贛江北流入長江,汀江-梅江-韓江從汕頭東流入海,東江入珠江南流亦入海。今天,生活在上述土地上的人們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對河邊土地如此生命攸關。客家人也散落在全世界,成為中國的商界猶太人。甚至於,東江的河源段新豐江河谷已經攔壩蓄水成為新豐江水庫,亦名萬綠湖水庫,成為了香港的水源地。
萬綠湖上,波平如鏡,似乎在述說講不完的過往歷史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