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岸交通~建設淡北道路 雙北共榮

  【本報訊】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淡北道路是紓解北海岸觀光旅遊與通勤長期壅塞的最佳方案路廊,讓雙北共榮,絕非是將車流壅塞問題轉於北投、士林地區;鍾鳴時強調,針對相關交通環保議題已經過逾10年以上討論、調整、審查,新北、台北兩市交通局並共同成立專責小組,秉持尊重、積極溝通。

闢建淡北道路秉持雙北共榮

  鍾鳴時表示,淡海新市鎮多數車流早上仍以進入臺北市為主,下午再經由原路返回,車流均衡;在環評審議階段,雙北兩市交通局充分傾聽公民意見,並一再說明交通配套措施,並於淡北道路及周邊路段設置車流偵測、智慧化管理、雙市交控監測與管理,以及臺2線公車專用道;並依臺北市建議於淡北道路淡水端入口控制主線車流量,且在台北端設置主線儀控進行車流管制,鍾鳴時說,國5 進入雪隧前礁溪路段的主線儀控已有成功案例做為借鏡,絕非將交通壅塞問題丟給臺北市。

  交通局表示,淡北道路北起臺2線與臺2乙線交會點附近(淡金路與中正東路交叉路口),南迄臺2線與大度路交會點附近(臺北市大度路與立德路口東側),全長約5.45公里,完工後可紓解臺2線交通問題,是打通淡水、關渡地區緊急醫療和急難救災運輸的「救命道路」,並能紓解長久以來北海岸觀光旅遊與雙北市民通勤長期塞車惡夢。

  新工處長王益翔在市政會議針對淡水、八里、林口、汐止、五股等新興發展地區提出路網提升計畫,以串聯北台灣幹線系統,及打通區域網絡節點,加速新北市創生發展。

  王益翔指出,綿密的路網就像城市的血管,其中改善猶如主動脈的幹道系統為當務之急。林口、淡海新市鎮正在蓬勃發展,尤其臺北港為城市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匝口,為維繫北海岸交通路網,市府和中央密切合作,針對淡江大橋、淡北道路及105市道拓寬等三項重大交通建設如火如荼進行施工及規劃,未來將可串聯到八里、林口工一、台北港和桃園航空城,發揮海陸空聯運功能,帶動經濟發展。

淡北道路完工模擬圖

  其中正在興建的淡江大橋由公路總局、營建署及新北市政府共同分擔經費,由公路總局施作,預計113年完工通車,除了造型炫耀是全球最大跨距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更可連接台2線、台15線及台61、台64等快速道路,讓淡水與八里間交通不須繞行關渡大橋,縮短約15公里路程,完善北部濱海公路系統。

  歷經20年多努力終於在去年通過二階環評的淡北道路,全長5.45公里,自淡水區中正東路與淡金路交叉口起至台北市立德路口止,預計今年正式動工,力拚113年底完工。為降低環境衝擊,新工處表示,僅有和淡海輕軌共構部分、跨越關渡大橋2處採高架設計,並以立體化型式穿越中央北路及立德路口,其餘都是平面雙向4線道。通車後可望大幅移轉台二線車流,解決淡水至北市間的交通瓶頸。

  而正在設計規劃階段的105市道拓寬,則是林口區通往八里區最主要的交通路線,因現況路寬不足且路線蜿蜒,部分路段常因視線距離不足而發生危險。王益翔說,林口工一工業區將於明年完工,往返台北港的重車流量將逐步增加,新工處預計運用3D建模技術,以立體環橋突破該地高地落差大的地形限制,活絡林口八里交通動能,市府目前積極爭取前瞻2.0經費補助,盼加快建設腳步。

  在交通節點疏通部分,配合交通部公路總局國道交流道匝道增設,新工處分別在五股、浮洲及汐止地區優先規劃銜接匝道口的平面道路動線優化工程,替中央打好前置基處。王益翔表示,汐止區康寧街拓寬已於去年11月完工,搭配正在施工中的同興路穿越高速公路地下道工程,未來將作為打破汐止南北社后地區阻隔的重要道路,整合汐止地區生活圈並紓解交通壅塞。
另外,配合交通部公路總局預計今年5月進行「台65線浮洲交流道增設北上、南下匝道工程」,新工處也於去年6月開始針對台65下方板城路,進行配對單行及部分道路截彎取直工程。

  王益翔強調,打通淡水和汐止地區聯外交通的任督二脈,如同城市建設經過革命性的改變,不但可以解決兩地長期塞車惡夢、疏通交通節點重塑城市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