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校園午餐3.0 ~~讓學童培養國際觀

  【本報訊】「哇啊!一想到學校的營養午餐也能吃到酸酸甜甜的東南亞料理,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沒錯,新北市的學童營養午餐再度升級,市長侯友宜2日於設有自立午餐廚房的頂埔國小宣布「新北校園午餐3.0」正式啟動,同時發行《國際飲食食譜手冊》介紹東協7國料理,讓學童「在餐桌上與世界交朋友」,學習多元異國文化。

侯友宜市長表示,將在任內再設置11座自立午餐廚房。

  侯友宜指出,新北學童的營養午餐,從過去傳統午餐1.0,經過注重食材來源的2.0─4+1安心蔬菜,到目前已升至3.0版,為友好新住民朋友,新北市從小學扎根飲食教育朝國際化邁進,先選定吉慶、秀峰、重陽、雙峰、中港5所國小試辦,希望小朋友從營養午餐中,品嘗東南亞美食也能學習國際飲食文化。

7國新住民姊妹身著傳統服飾,端出各國傳統佳餚。

  「新北市不但全國人口最多,也是新住民最多的城市」,侯市長說「新北市有10多萬的新住民,這些新住民大部分來自東協7國,不管是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緬甸等異國文化飲食,口味都偏香、甜、鹹、辣,很不一樣,我們要讓小朋友從異國飲食文化,扎根飲食教育,與世界接軌」,培養學生的國際觀。

啟動新北校園午餐3.0,侯友宜市長讓學童從餐桌上培養國際觀。

  致詞中,侯友宜也提到將在任內再設置11座自立午餐廚房。他表示,於今年3月完工的頂埔國小自立午餐廚房是新北市的第96座,預計至民國111年將再新建11座,達到55%學校享用美味、熱騰騰、在地食材的自立午餐目標。

新北市編製《在餐桌上與世界交朋友:國際飲食食譜手冊》,介紹東協7國飲食文化及35道料理食譜,將國民美食融入營養午餐,期望學童從品嚐、品味中實踐國際教育。

  「新北校園午餐3.0」啟動記者會上,7國新住民姊妹身著傳統服飾,端出各國傳統佳餚,包括越式咖哩雞肉、泰式打拋豬、緬甸炸蛋、柬埔寨吳哥窟鹹雞柳、馬來滷麵、印尼薑黃飯、菲律賓檸檬南瓜燴蛋,該校越南新住民學生翁允甜說「口水都忍不住流出來了!」

  教育局表示,市府致力學童用餐品質,促進多元文化與國際教育,特別編製《在餐桌上與世界交朋友:國際飲食食譜手冊》,介紹東協7國飲食文化及35道料理食譜,將國民美食融入營養午餐,期望學童從品嚐、品味中實踐國際教育;陸續也將辦理校廚教學營、國際飲食教育教師培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