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道路二階環評~專案小組初審通過

     【本報訊】淡北道路興建案有重大突破!歷經多次審查的淡北道路第二階段環評案,終於在環保署1218日舉行的初審會議中通過,將提送環評大會審查。新北市政府感謝環保署及環評委員、公民團體的各項專業意見,將納入全案檢視修正,本案通過後,不但可以紓解台2線交通問題,並打通淡水、關渡地區緊急醫療急難救災運輸問題,消除當地民眾長久以來交通噩夢。

淡北道路之竹圍碼頭前示意圖

       往來於淡水及台北市區一直以來僅有「台2線」一條主幹道,面對北端的淡金路、中正東路合計10個車道,以及南端大度路、關渡大橋的10個車道,作為連接道路的台2線,僅有6個車道,不平衡車道造成的壅塞,甚至連救護車也陷入於車陣中,面對台2線交通負荷紓解問題,中央及地方政府都積極因應,包含已在施工中的「淡海輕軌」和「淡江大橋」二項重大建設,但僅能分攤24%2線竹圍路廊的旅次。

       工務局表示,未來淡北道路可和台北市福國路延伸計畫相輔相成,形成快速路廊,為往來淡水、北投地區的穿越性車流提供更便利直捷的交通,另未避免大度路壅塞,本計畫更納入中央北路號誌優化方案,以及重要路口(中央北路及立德路)之立體化工程,可減少20%以上路口停等時間; 全新的淡北平面路,亦運用智慧交控系統(CMS標誌),可因應即時路況發揮調節車流量功能。

 

 

淡北道路之中央北路立德路立體化示意圖

       對於環保團體特別關心的紅樹林保留區部分,計畫路線已全部迴避,並計畫移除紅樹林保留區內既存人工設施後,再予植生補償增加生態緩衝空間;另避免道路間接影響保留區生態,將設置橋下入滲池、隔音牆、生物廊道等補償措施,預期可有效提升河岸景觀風貌,並維持生物多樣性,更依不同對象擬定具體保護對策,並成立生態監督小組以切實執行各項保護項目。

       推動興建淡北道路的新工處強調,建設淡北道路一直是淡水地區居民長期關注的公共議題,但交通運輸需求並無行政區分界,期盼各界鼎力相助,共同為雙北環河路網完成最後一塊願景拼圖而努力。

       新工處表示,欲了解初審會議相關資料,可上環保署官網查詢,網址為https://eiadoc.epa.gov.tw/eiaweb/Default.aspx歡迎關心的民眾、團體能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