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來入侵種動物-綠水龍,由於在夜間活動,行動迅速,捕捉不易,在新北市新店區及林口區附近,有族群繁殖及向外擴散的情形,農業局於2013年起委託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向高世老師團隊進行清除的工作,以保護原生物種的生態環境,至今已移除了320隻以上,明顯將族群數量降低。
農業局表示,綠水龍(Physignathus cocincinus)又稱亞洲 水龍(Asian water dragon)是舊大陸鬣蜥科(Agamidae)中體型較大的種類,雄蜥全長最大可達92公分,雌蜥全長則最大可達61公分,是一種爬樹能力相當強的半水棲(Semi-aquatic)蜥蜴,原產於越南、柬浦寨、泰國東部以及中國大陸西南部,主要食物為昆蟲,對比牠小的動物均有捕食的行為,新北市族群是在2011年才被研究者所記錄,也是此種蜥蜴 在世界上除了香港新界的青衣島以及馬來西亞的檳城外,第三個建立外來族群的地點。
向高世表示,綠水龍是以肉食性為主,研究指出在檳城的族群至少已讓當地原生的一種大型蜥蜴數量銳減,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於捕捉之綠水龍經進行初步胃內含物分析,食物包括蚯蚓、蝸牛、螃蟹、各類昆蟲、蜈蚣、馬陸、攀木蜥蜴、盲蛇及魚類都有紀錄,其中成體攀木蜥蜴在綠水龍胃中出現至少5次,其對 本土原生物種生存威脅可見一般,今年團隊於新店安坑和林口紅水仙溪持續「獵龍行動」,在其主要繁殖期及產卵期(5月及6月)之前,能有效遏阻其繁衍的機會,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農業局表示,綠水龍是因為幼體時非常可愛,寵物店引進供民眾當寵物飼養,等到長大後,發現體型太大、食量驚人、具有攻擊性或因長像醜陋而遭棄養,影響原生態環境,而外來入侵物種的發生,就是飼主飼養觀 念及不負責任的心態造成。
農業局也呼籲市民一同加入監控的行列,如果在溪流附近發現「綠水龍」的蹤跡,請立即通報農業局(電話:02-29603456轉3122李先生)進行處理,全民一起來協助清除綠水龍 ,共同守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