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使得民眾大幅減少外食,防疫期間「居家自煮」成為國人新趨勢,在家煮飯比例大幅增加,但烹飪行為會導致室內空氣中的污染物上升,間接危害人體健康,縣府環保局為提升居家室內空氣品質,維護民眾健康,提醒民眾,善用環保烹飪5撇步,正確使用抽油煙機、通風設備及烹飪方式,維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室內空氣中的污染物上升,避免因不慎吸入,危害人體健康。
環保局表示,烹飪過程將產生大量粒狀污染物,其中PM2.5粒徑小、數量多,可附著大量有毒污染物(例如PAHS)通過呼吸道、皮膚進入人體,無論短期或長期暴露均對人體呼吸道系統、心血管系統產生危害,為了自患家人健康,該局建議民眾善用環保5招烹飪小撇步,幫助改善居家室內空氣品質。
環保5招烹飪小撇步第一招:檢查家中抽油煙機是否功能正常,且排煙管是否伸出室外50公分,距離太短或離窗戶太近都會產生油煙回灌到室內現象。第二招:煮前1分鐘先開抽油煙機、煮後10分鐘再關閉,才能形成良好流場引導油煙加速離開室內。第三招:烹飪時關閉抽油煙機旁的窗戶,以加速油煙排出,但應同時開啟其它窗戶,千萬別開錯窗!第四招:蓋鍋悶煮優於爆炒,油類於高溫烹飪時,正是污染物瞬間大量釋放的最佳時刻!第五招:烹飪完別開冷氣,多開窗以利換氣,並建議搭配可過濾PM2.5的物理性過濾空氣清淨機,淨化室內殘留之污染物。
環保局也指出,該局為把關民眾健康舒適之室內環境,已持續對縣內各類型場所之室內空氣品質進行宣導及輔導改善,並呼籲國人及各公私場所應注意並落實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