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苗栗縣定古蹟「山腳蔡氏濟陽堂」修復工程今天開工,預定20個月完成修復,提供縣府活化利用20年,未來將規畫做為傳承藺草文化基地,並與附近山腳國小日式宿舍群等景點連結,成為文資保存與休閒觀光新據點。
建於清嘉慶末年的蔡氏濟陽堂,因產權所有人對古厝保存不同調,經縣府多年來協調奔走,取得蔡家後代及地方共識,民國99年4月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公告為縣定古蹟,並爭取經費啟動修復工程。
上午吉時,縣長徐耀昌、農委會水保局副局長孫明德、縣議員周玉滿、苑裡鎮民代表會主席洪晃琦及蔡家後代,手持金槌在古厝牆上象徵性敲釘,宣示修復工程正式開工,並焚香祝禱工程平安順利。
縣長徐耀昌表示,蔡氏濟陽堂古蹟修復完工後,將提供縣府20年的經理管理權,未來規畫由當地的藺草文化協會進駐,推動展示及教學,同時廂房空間也打造為青創基地,並結合鄰近景點體驗,達成古蹟保存與空間活化雙贏目的。
縣府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指出,濟陽堂迄今已有180餘年歷史,為客家與閩南匠師合作的鄉紳大宅,占地約600坪,格局、規模或木雕、泥塑交趾等裝修均具特色,極具文化藝術價值,期待舊建築活化再利用,重現歷史風華。
這項工程總經費高達7400萬元,由文化部、農委會水保局補助及縣府自籌款支應,是縣內近年來辦理宅第型規模最大的古蹟修繕工程,因古厝歷經關刀山大地震及長期閒置,部分建築劣化及損壞,修復工程將是一大挑戰。
負責修繕的建築師詹益榮表示,濟陽堂修復工程將儘量恢復古蹟原貌,並使用拆解的建築物原材料再利用,包括卵石牆基、斗子砌磚牆,上為土角磚,均將由專業匠師依古法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