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苗栗(火旁)龍正緊鑼密鼓籌備登場

【本報訊】2021年苗栗市區元宵節(火旁)龍節慶活動,又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而元宵節(火旁)龍起源自華人的舞龍表演藝術,早期客家族群顛沛遷徙,在艱困環境奮鬥,每年年底農忙後,為迎接農曆新年,會由有意「整龍」(客家話為成立龍隊之意)者擔任龍主,並在農曆年前的農閒時開始「糊龍」(製作表演用的舞龍之意),等過年期間外出打拼的家人返鄉團聚,到元宵節祭祖後再次外出工作時,進行迎龍拜年,祈求消災解厄惡、風調雨順,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苗栗(火旁)龍科儀一共分成6階段,整個過程須從農曆年前的「糊龍」、農曆元月9日玉皇上帝壽誕日當天的「祥龍點睛」,到元宵節當天開始的「迎龍」、「跈龍」、「(火旁)龍」,「化龍返天」後才圓滿完成。 

     苗栗元宵節(火旁)龍活動自最早期慶典助興以及舞龍技藝表現,逐漸演變成全臺獨特的炸龍表演,客家先民將華人吉祥獸「龍」的神格,定位在人與神之間,從農曆年前「糊龍」開始的「(火旁)龍」6部曲,均深藏文化科儀內涵,並展現人神細膩互動的情感和信任,透過每年反覆迎送、除煞賜福及舞龍者高超技藝表現,不僅呈現精彩豐富的客家文化風貌,更具有地方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

   臺灣各地都有舞龍民俗表演,唯獨苗栗發展出特有的炸龍(火旁)龍習俗,並且與廟會節慶場地自然結合,每年在主祀關聖帝君的玉清宮前廣場舉行,豐富文化展現、熱鬧氛圍,而有臺灣元宵節5大節慶「北天燈、中(火旁)龍、南蜂炮、東玄壇、西乞龜」之稱,也是臺灣客家庄12大慶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