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路殺改善設施奏效路殺已大幅下降

  [本報訊]石虎為了覓食活動,不可避免要穿越綿密的公路網,多數既存的公路都是依地形或人類的使用需求規劃闢建,當時尚未有生態檢核制度,即使未曾發生過路殺的道路,仍然有機會發生路殺。然而,想要改善石虎路殺,必須要以石虎受路殺威脅程度,並依道路結構與周圍環境提出適宜之改善對策,還有連結棲地的營造保護,這不是一件短期內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更需要有龐大的經費支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提供

  三年過去了,縣府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及交通部公路總局經費挹注下,展開「苗栗縣大尺度石虎路殺風險評估」研究調查,並依研究成果,陸續完成苗29線友善環境動物通道工程、苗140線生物擇要防護工程、防止石虎路殺設施建置計畫及老庄溪跨河野生動物通道工程。同時,交通部暨其所屬單位也與行政院農業委委員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在其主管的省道國道進行防護設施工程,今年苗栗縣石虎路殺由去年24起降為9起(8隻死亡、1隻搶救成功後野放),改善成效已慢慢浮現。

台6阿公野放追蹤

  苗29線的防護設施涵蓋高鐵橋下方至二高橋下方及後龍溪河堤自行車道及南側次生林區,總長3000M,將後龍溪左岸與另一側次生林的棲地重新連結。苗140線的防護網分為三區,苑裡鎮140線道路左側(12K+281.5~12K+735段-445.5M)道路右側(12K+499~12K+735段-236M)計681.5M;三義鄉140線道路左側(13K+520~13K+911段-389M)道路右側(13K+520~13K+861.7段-337.7M)計726.7M;卓蘭鎮140線道路左側(22K+658~22K+731.5段-76.5M),道路右側(22K+658~23K+06段-405M)計481.5M。總長度為1890M。中央分隔島生物通道改善:三義鄉縣道140線19K+440~19K+880計12處;卓蘭鎮縣道140線23K+100~25K+300計49處。三義鄉、卓蘭鎮路段科技執法設施工程,第一偵測區位於三義縣道140線(椿號里程約16K+100),第二偵測區位於卓蘭縣道140線(椿號里程約23K+100),第三偵測區位於卓蘭縣道140線(椿號里程約25K+300)。

109年已經過去,縣府仍會持續關注推動石虎路殺改善,有新的政策推出,將立即公佈於縣府農業處網站內石虎保育專區,請各位鄉親支持並不吝指導,期待新的年度,不再有石虎路殺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