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苗栗縣政府環保局為提昇縣內環境教育推廣人員的環境教育素養及推動環境教育工作之知能,於6月7日在華陶窯辦理6小時「花現陶花園」增能培訓課程。在特色課程設計上分別為環境倫理解說、火炎山植物探秘、割稻飯及捏陶DIY,介紹祖先們為適應火炎山,運用自然資源,發展出屬於在地的自然景觀、工藝及文化。
活動當日計60位學員在華陶窯的導覽人員帶領下,認識火炎山常見植物,更透過植物在民俗上的使用,了解先民生活與自然環境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中午用餐時最讓學員嘖嘖稱奇,竟連吃飯也是環境教育課程之一,其原因為「割稻飯」是祖先在農忙收割期間,主人為省錢雇工所發展出彼此互助的「交換工」酬謝辛勞方式,碗裡所盛裝的當季在地菜餚,象徵人們對播種的期待或收成的喜悅。
另外,由於火炎山丘陵地有著豐富的風化頁岩黏土,透過動手捏陶DIY課程,讓學員們直接觸摸這片土地產生珍惜家園的情懷。在最後心得分享階段,許多學員對於能直接到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辦理增能培訓課程除表示讚許外,對於至現地體驗在地特色文化及吸收不同環境教學教法也多認為非常有助於推展環境教育業務。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局長劉伯舒表示,苗栗縣目前已有9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通過認證,每處場所的環境資源皆相當豐富,教案課程內容也相當活潑生動,喜歡戶外體驗的大小朋友,趕快規劃假期選擇一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來趟深度的環境教育之旅,用行動來表達對苗栗縣環境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