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坵梅花鹿~請遊客餵食保持安全距離

      【本報訊】大坵梅花鹿進入「落角期」,產發處提醒,此時鹿群較容易浮躁、受驚嚇,遊客賞鹿需注意安全距離避免遭鹿衝撞;遊客們於島上發現落角也請勿撿拾帶走,梅花鹿會啃食脫落的鹿角以補充鈣質等營養素。

     每年的4-6月份為梅花鹿的「落角期」,現在島上公鹿90%已落角,民眾若在島上遇見「獨角鹿」,千萬不要過度欣喜地靠近、驚嚇鹿隻,此時梅花鹿群會較容易浮躁、受驚嚇。



     產發處說明,公鹿鹿角會脫落長出鹿茸,並且經過大約70天左右後硬化成為鹿角,再隨著鹿隻的年齡增長陸續長新角。也因換毛、落角的過程,梅花鹿群們的情緒相對浮躁,因此與之互動時需要格外注意,特別要避免站立在鹿隻的正後方,此舉易使梅花鹿受驚嚇而產生攻擊行為。

     產發處提醒,雖然大坵島上的梅花鹿群都相對親人,然而畢竟為野放動物,因此觀賞鹿群時還是務必保持安全距離,不要刻意阻擋去路、挑釁、驚擾梅花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