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馬祖地區發生多起疑似食物中毒案件,部分案件檢體檢出諾羅病毒。連江縣衛福局緊急呼籲,諾羅病毒屬於腸胃炎病毒的一種,傳染力強,會透過糞便、嘔吐物人傳人,提醒民眾及地區餐飲業者,近期仍為諾羅病毒活躍季節,應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儘量不生食海鮮魚貝類、勤洗手,大家一起來防治諾羅病毒。
衛福局說明,依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疫情監視資料顯示,112年4月2日至4月8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高達12萬5521人次,而截至3月,國內已通報204起腹瀉群聚事件,其中檢出病原為諾羅病毒即佔149起,腹瀉群聚發生地點則以餐飲業最多(88起),其次為學校71起及人口密集機構23起。
衛福局提醒餐飲業者,應加強向員工宣導注意個人手部衛生、飲食安全及落實環境衛生消毒清潔等預防措施,若個人已受諾羅病毒感染,須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回工作崗位,以降低群聚感染風險。
為降低諾羅病毒傳播風險,衛福局籲請民眾及餐飲業者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不生食、不生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落實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且注意門把、桌椅、地板、馬桶、洗手台等環境衛生消毒清潔之預防措施。諾羅病毒因對環境及消毒藥品具有較強的抵抗力,酒精消毒無效,因此針對病患糞便或嘔吐物應使用0.5%(即5000ppm)濃度漂白水(1公升清水+100毫升家庭用含氯漂白水)消毒處理,以去除其傳播能力。
衛福局表示,為讓大家瞭解防治諾羅病毒小撇步,疾管署、食品藥物管理署已分別製作病毒性腸胃炎衛生教育、諾羅病毒防治相關資料,可逕至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首頁防治食品中毒宣導單張下載參考,網站亦有其他防治食品中毒手冊、海報及單張,歡迎民眾及業者下載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