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高志獲得傳藝金曲獎最佳作詞者殊榮

      【本報訊】振奮人心!地區母語研究者陳高志作品《彼岸花開時》(收錄於專輯白日放歌),10月29日晚間榮獲「傳藝金曲獎」最佳作詞獎殊榮;縣長劉增應接見,肯定他多年以來對地區母語的研究及推廣上的傑出貢獻,並勉勵他持續創作,讓我們說的閩東語持續發揚光大,站上國際舞台;陳高志感謝縣長肯定及文化處支持,也感嘆可惜這個獎來晚了半年,未能與亡妻分享這份榮耀,實為遺憾,潸然淚下。

     文化處表示,收錄馬祖心情記事《相約十五暝》歌曲的專輯《白日放歌》(李欣芸音樂製作有限公司),今年獲得第33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最佳作詞獎、最佳編曲獎等多項入圍,各界高度期待。10月29日晚間舉辦頒獎典禮,陳高志以作品《彼岸花開時》榮獲最佳作詞獎,他當晚親自出席並上台領獎致詞,地方同感光榮。

     劉增應日前接見陳高志,秘書長張龍德、文化處長吳曉雲到場陪同;劉增應很高興的說今年是文化豐收年,不僅成功推出的馬祖國際藝術島,而且首屆就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金點設計獎及世界四大設計獎項之一的日本優良設計獎等3項國際大獎肯定,現在地方母語又獲得國家級肯定,突顯閩東語的獨特內涵已被國人接受,也期許地方文化技藝都有站上國際舞台的一天。

  《彼岸花開時》作品簡介:彼岸花即紅花石蒜,是連江縣的縣花。因歌詞述說戰地淒美的愛情故事,故歌曲以此為名。本曲由李欣芸譜曲,旋律婉約柔美。民國38年國軍轉進來此,為馬祖社會激起漣漪,軍民邂逅,愛情故事時有所聞。軍人的行蹤因防務而變,民風保守之下芳華少女,只能壓抑情思,等候重逢之期。直桿挺立的彼岸花,花葉永如參商之星,孤特卓絕的姿態,正如堅強的馬祖女性。在特殊的時空環境裡,總盼花葉能相倚,那是憧憬、更是怨嘆。同為福建人,閩南人不一定聽得懂閩東話,了解閩東習俗文化。而同為中華民族,也會因政治、時空、地域的差異,而有難以溝通的無奈。這首〈彼岸花開時〉隱喻了島嶼孤寂與鄉情想望,千言萬語只能寄情於豁達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