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下》2022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20日出爐,今年受到選舉影響,藍綠歸隊現象明顯,反而走低調風的縣市長異軍突起,6都則多屈居中段班。屏東縣長潘孟安打破《天下》調查新紀錄,連續4年稱霸;嘉義縣長翁章梁躍居亞軍;第3名由嘉義市長黃敏惠、連江縣長劉增應並列。
《天下》縣市調查包括兩項調查,一為「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一為「幸福城市大調查」。
幸福城市大調查具體呈現,即將卸任或競選連任首長的4年完整政績,選出減債王、招商王、永續王、照護王、教育王、藝文王最佳表現縣市。
縣市長施政滿意度:整體下滑,爭取連任衝擊不大
《天下》2022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民調滿意度和去年相較均有下滑趨勢。綠營縣市拿下冠亞軍,卻總體排名沒有結構性改變,對爭取連任的首長沒有太大衝擊。
綜觀今年成績有4大新現象。
▲第1個現象:
首先是低調風閃亮亮,獲得民眾高度肯定前3名,都是在媒體面前鮮少聲音的縣市長。
▲第2個現象:
是異軍突起,既需中央拉抬、更要自己努力。
▲第3個現象:
是6都表現差強人意。
▲第4個現象:
曾經亮眼「媽媽軍團」表現疲軟。
幸福城市大調查:4年執政盤點
2022年《天下》「幸福城市大調查」,以54項客觀指標佔比8成,加上居民主觀分數佔比2成,由於6都與非6都在財政資源上差異懸殊,分為2組。16縣市組前3名並無更動,仍是連江縣(馬祖)、新竹市、金門縣。位居第6名新竹縣進步4名,幅度最多。
▲2022《天下》縣市調查說明:
《天下》從2003年開始,每年都會進行縣市調查,此調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和「幸福城市大調查」。
《天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為一結合民意調查與專家評比的施政滿意度排行。今年的調查架構為民意調查佔90%、專家評比結果佔10%,各縣市首長施政分數的構成說明如下:
民意調查採電話訪問方式,共採計6道題目,其中,整體施政滿意度該題佔比35%,其餘經濟、環境、施政、文教、社福五大面向各一題共佔55%。
專家評比為針對各縣市在地專家進行問卷發放,其中,整體施政滿意度該題佔比5%,其餘題項共佔5%。
本次專家問卷調查進行期間為2022年7月18日至8月10日。《天下雜誌》與分別代表經濟力、環境力、文教力、社福力的全國創新創業總會、台灣河溪網、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以及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合作,請四大專業團體推薦各縣市熟悉當地相關事務的專家、學者參與評比,22縣市共計完成660份問卷調查。
▲「幸福城市大調查」說明:
「幸福城市大調查」是從經濟、環境、施政、文教、社福5大面向衡量一縣市表現,調查架構為客觀指標佔80%、主觀指標佔20%。
客觀指標主要來自2021年政府公開統計資料,今年共採用54項。
主觀指標為電話民調,針對各縣市在地居民詢問其5大面向的居住經驗與觀感,今年共有12道題目,而其結果即為本次主觀指標。
考量各縣市發展差異,本調查將22縣市分為6都組與非6都組,2組指標分數計算方式皆相同。在今年主、客觀共計66項指標中,各指標的計分方式均為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等距分成5組,落在表現最佳組別的縣市給予5分,其次4分,依此類推,最低組別得1分。最終,為利於辨識各縣市的些微差距,五大面向平均分數得出後,再轉換為千分制分數即為總分。

電話訪問說明
本電話訪問由天下雜誌群調查中心執行,執行期間為2022年7月11日至8月30日。以居住在台閩地區、年滿20歲以上居民為調查對象,總成功樣本數為14841位。以市話為抽樣底冊,本調查採分層隨機抽樣法,同時針對6都居民進行手機訪問(每市成功完訪200人)。在符合人口比例的代表性原則下,除連江縣外,各縣市完訪樣本數從550至1008不等。
調查樣本依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進行統計代表性檢定與加權處理,6都則加計電話使用族群比例作為加權依據,以合併雙底冊調查樣本。相關統計數據以合併後資料為準。當信心水準為95%,各縣市抽樣誤差介於±3.09%至±4.18%之間(連江縣完訪185人,抽樣誤差為±7.21%)。